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島內房價漲幅快於家庭所得 臺北購房九年不吃喝

2007年08月29日 07:44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8月29日消息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道,根據臺灣主計部門最新出爐的2006年度家庭收支調查報告顯示,當年臺灣民眾平均每戶家庭可支配所得為91.3萬元(新台幣,下同),比2005年小幅增加2.1%,不過增幅卻追不上房價的漲幅。以臺北市的平均房價每戶1168萬元推估,去年臺北市房價所得比為9.1倍,比前一年的8.4倍成長8%,換言之,在臺北市買房子得工作9年、且不消費,才買得起一戶平均33坪(約合100平米)的棲身之地。

 

  臺灣永慶房屋總經理廖本勝表示,在物價攀升、薪資所得卻原地踏步下,全臺家庭購屋的能力呈現區域各自表現。依臺主計部門最新出爐的家庭收支調查指出,近一年來家庭可支配所得是維持平盤,但若以30坪的住宅房價來看,臺北市在全臺灣地區主要都會區中,雖然家庭購屋所得比高居榜首,但購屋壓力卻是最重。

  臺灣信義房屋不動産企劃研究室主任蘇啟榮分析,今年1到7月臺灣北中南主要都會區平均每戶房價為640萬元;在所得方面,今年度臺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約4.6%,和去年的4.7%水準差不多;因此以去年度約2.1%的增幅推算,今年主要都會區的平均可支配所得為104萬元,換算今年買一棟房子、要6.2年不吃不喝不消費,才能買得起。

  從島內各大都會區來看,購屋負擔最重為臺北市9.1倍,其次是臺中市6.7倍、臺北縣約6.6倍、臺南市6倍、高雄市5.1倍、桃園縣4.7倍,新竹市最小為4.4倍。

  從全球觀點來開,蘇啟榮指出,這一波全球房地産景氣中,高房價已是主要國際城市難以避免的趨勢。尤其市中心的住宅,多半非一般民眾所能負擔的起,購屋“郊區化”勢必成為趨勢。(雲鵬)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田雲鵬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