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本網快訊  >   正文

臺選務部門辦投票方式公聽會 藍綠無交集各説各話

2007年11月08日 06:10 來源: 字號:       轉發 列印

  台灣網11月8日消息 據臺灣“中央社”報道,臺當局“中選會”昨日就明年“立委”選舉並“公投”的投票方式舉辦公聽會,與會的藍綠政黨代表與學者壁壘分明,藍營代表認為一階段投票勢必造成選務紛擾,綠營代表則認為兩階段投票與世界潮流不符。

  與會的政黨代表分別為杜建德(國民黨)、趙永清(民進黨) 、李宜光(親民黨)、蘇偉碩(臺聯黨);地方選務機關代表陳其墉(臺北市政府)、梁文傑(高雄市政府);學者則包括周繼祥、徐永明、蔡宗珍,以及臺灣“人權促進會”代表林淑雅。

  報道稱,杜建德認為,民進黨將“討黨産公投”並“立委”選舉,只是選舉手段並非目的,且臺當局前“中選會主委”黃石城已表明,一階段投票將造成選務紛擾,“中選會”不應成為配合執政者的工具。李宜光認為,選舉應講求程式公正與結果正確,一階段投票雖可節省選務人力,卻可能因動線不清造成困擾,還是應採兩階段投票。

  趙永清則認為,一階段投票不見得會造成選務紛擾,反而是十八個泛藍執政縣市主張兩階段投票,是不願“討黨産”議題被人民重視,泛藍縣市應秉持利益衝突原則回避表態。蘇偉碩則主張“中選會”應擴大徵詢全民意見。

  報道稱,除政黨代表外,學者意見也無交集。周繼祥認為一階段投票在一開始就必須抉擇領票種類,違反秘密投票,“立委”選舉與“公投”更是兩個法源與性質迥異的投票,自然應做明顯區隔。

  徐永明認為,2004年選舉後的爭議證明兩階段投票會造成選務紛爭,一階段投票在美國與瑞士都是常態。蔡宗珍則認為,地方選務機關無權抵抗“中選會”決策,兩階段投票只是方便行政機關開票作業,但這個因素不應成為投票方式的考慮,她也針對兩階段投票時,投錯票匭算無效票表示反對。

  報道稱,公聽會由臺當局“中選會主委”張政雄主持,十五位“中選會”委員中只有劉光華、趙叔鍵到場旁聽。劉光華于會後表示,政黨代表各有堅持他不意外,但學者搞不清兩種投票的法源、臺灣地區投票制度的特殊性,使公聽會還是各説各話,他對公聽會感到失望。(高大林)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