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梳理習近平、李克強17次離京調研:領導人如何談改革

2013年11月10日 10:09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離京調研17次 習李如何談改革?

  “觸動利益比觸動靈魂還難”、“用壯士斷腕的精神來推進改革”,中共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領導頻提“改革”。

  習近平更是將十八大後的首次離京調研選在深圳,並向改革總設計師鄧小平雕像獻花,這一舉動更讓輿論有諸多解讀。習近平稱,改革開放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一年來,習李二人足跡遍佈全國15個省(市、區),北至黑龍江,南到海南省,其中既有甘肅渭源縣、湖南湘西這樣的貧困地區,也有深圳、珠海這樣的經濟特區。

  北京青年報記者梳理髮現,自十八大以來,習近平9次離京調研考察,改革均被提及。李克強8次離京考察中,更有7次直接強調改革。

  習近平 9次

  包括廣東、河北、海南、天津、四川、

  湖北、遼寧、湖南等省(市)

  習近平離京考察調研

  地點、時間及主題

  粵 去年12月7日-11日 改革、經濟

  冀 去年12月29日-30日 扶貧

  瓊 2013年4月8日-10日 農業、旅遊、海洋等

  津 5月14日-15日 農業、就業、科技創新

  川 5月21日-23日 地震、災區

  冀 7月11日-12日 基層黨建、群眾路線

  鄂 7月21日-23日 科技創新、農村土地、三農問題

  遼 8月28日-31日 就業、科技創新、企業轉型、民生保障

  湘 11月3日-5日 扶貧、科技創新、轉方式

  李克強 8次

  包括江西、湖北、內蒙古、江蘇、上海、河北、廣西、甘肅、遼寧、黑龍江

  李克強離京考察調研

  地點、時間及主題

  贛 鄂 去年 12月27日-30日 中小企業發展、扶貧

  蒙 2013年2月3日-5日 農民工、棚戶區、扶貧

  蘇 滬 3月27日-29日 農業、新型城鎮化、上海自貿區

  冀 6月7日-8日 農業、就業、企業、環境

  桂 7月8日-10日 經濟運作、改革開放、民生改善

  隴 8月17日-19日 金融支援農業、小微企業、災後重建

  遼 9月9日 教育公平、教育品質

  黑 11月4日-6日災後重建、扶貧、農業

  經濟改革 7次座談問計各方

  2012年12月8日,習近平來到深圳蓮花山頂向鄧小平雕像獻花。站在第一排的廣東省老幹部陳開枝有點激動,作為鄧小平南巡的見證者,他受邀見證了這一幕。

  深圳、珠海、佛山、廣州……習近平沿著鄧小平的路線完成了十八大後首次離京考察。這次“不封路、不清場、不擾民”的考察也被視作未來中國經濟改革風向。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政策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毛壽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説,習近平先在廣東省做調研、座談,並在廣州發表講話,這都説明新領導集體首要任務是抓經濟。

  在此後多種場合,習李二人頻繁就經濟改革發聲。

  習近平在9月召開的G20峰會上表示,中國經濟基本面良好,我們堅定推動結構改革,寧可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

  無獨有偶,在當月召開的達沃斯論壇上,李克強也強調中國當前經濟發展的基本面是好的,並表示經濟下行時,中國政府更突出釋放改革最大的紅利,並提出“中國經濟進入提質增效的‘第二季’”。

  達沃斯論壇只是李克強在9月份6次談及改革中的一次。早在履新後的首次新聞發佈會上,本屆政府對改革的關注就可見一斑。李克強首次提出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此外,3月至今,李克強主持召開7次經濟座談會,平均每月1次,或與各省區負責人談轄區經濟發展,或聆聽經濟專家對經濟形勢建議,或與企業家面對面。

  最短的兩次經濟會議相隔僅1周,7月9日在廣西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經濟形勢座談會後,李克強又于7月16日面談民生銀行董事長董文標等,研究宏觀調控的上限下限。4月12日與李稻葵、林毅夫座談經濟制度建設時,距李克強在上海主持部分省區經濟會議也僅14天。

  本月5日,李克強在黑龍江召開部分省區座談會,謀劃明年經濟工作,這是今年以來繼上海、河北、廣西後,李克強主持的第4次以經濟為主題的省區座談會。李克強重申要繼續以改革穩增長、促發展,以改革調結構、促升級,在擴大開放中擴大內需。

  簡政放權 不能“上動下不動”

  11月1日,在地方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李克強再次重申,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是一場自我革命,要民意為先、舍利為公,有敢啃“硬骨頭”的勇氣,義無反顧、一抓到底。

  機構改革是新一屆政府開門要辦的第一件大事。李克強在年初履新時承諾,要在本屆任期內,將國務院1700多項審批事項削減三分之一以上。截至目前,中央政府已經分四批取消和下放了334項行政審批等事項。

  中編辦負責人近日向媒體透露稱,前幾輪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績,與部門意見不一致的項目“連湯帶肉”都端出來了,剩下的就是“硬骨頭”。

  早在履新時,李克強就指出“機構改革不易,轉變職能更難”,“要有壯士斷腕的決心,言出必行,説到做到”。

  自3月17日,新一屆政府履職以來,李克強已主持召開28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其中與取消行政審批有關的常務會議有7次,佔了四分之一。

  但地方政府的審批權才是“大頭”,據媒體報道,地方政府的審批權有1.7萬多項。李克強在會議上指出,地方政府有的只下放複雜的、管理責任大的,“含金量”較高的仍然留在手中;有的放權有水分,動輒上百項,但“幹貨”不多。

  如果上動下不動、頭轉身不轉,政府職能轉變和機構改革就可能變成“假改”、“虛晃一槍”。

  電視電話會議4天后,在黑龍江農村考察的李克強,在主持召開部分省區的座談會上,也不忘提醒各省繼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上下聯動,把簡政放權的措施落到實處。

  反腐風暴 “打鐵還需自身硬”

  2013年10月28日,貴州省委常委、遵義市委書記廖少華被中紀委帶走。就在前一天,他還在主持召開該市常委會議。

  有媒體統計,這是十八大以後近一年來,中紀委證實查處的第11位省部級官員。這個速度,是過去5年平均速度的兩倍。從2008到2012年,每年副省部級以上官員被調查的數量分別為4、8、6、7、4人,平均每年有5.8人。

  這場“反腐風暴”從去年十八大之後已經颳起。

  去年11月15日,在十八大後中央政治局常委首次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提出:“打鐵還需自身硬。”他説,一些黨員幹部中發生的貪污腐敗、脫離群眾、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問題,必須下大氣力解決。全黨必須警醒起來。

  兩天后,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習近平又強調:近年來我們黨內發生的嚴重違紀違法案件,性質非常惡劣,政治影響極壞,令人觸目驚心。

  在今年1月22日召開的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的反腐講話中,習近平更是強調: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要求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裏,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範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媒體發現,十八大後的3個月裏,中央新領導層關於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表態已經高達六次之多,媒體評價“密集程度罕見,且用詞嚴厲”。

  9月,河北,一場有習近平參加的河北省委常委專題民主生活會正在進行。這場河北省委常委間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會議,達到了此前設定的“紅紅臉、出出汗”的效果:河北省省長批書記政績觀偏差。而常委間也互相“揭短”。

  習近平指出,專題民主生活會只是一個好的開端,查擺問題的目的在於解決問題,把正確的認識落實到行動上。

  中央黨校教授張希賢接受北青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民主生活會是中央反腐的重要舉措。他表示,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民主生活會等一系列活動,黨內幹部提高了自身的純潔性,對反腐的嚴峻形勢也會有更多認同。張希賢提到,最近中央巡視組之所以能將省部級“一把手”作為巡視重點,也在於通過這些措施,黨內幹部對反腐有了共識。

  中央巡視制度自2001年建立,此前主要聽取各級領導的“工作業績”,但從今年開始轉為對問題的發現。

  “廖少華案”即發現于首次巡視。

  目前,第二輪中央巡視的10個巡視小組均已入駐巡視單位。中紀委副書記張軍表示要加大巡視頻率,並且要重點巡視省部級“一把手”。

  農村改革 全會前調研鎖定“農村”

  木屋黝黑,僅有的一盞節能燈是唯一的“電器”,11月3日,習近平落腳湘西農村貧困村民施齊文家裏。湖南是習近平在此屆三中全會前調研的最後一站。

  這也是繼2012年12月底,河北省阜平縣扶貧考察、2013年2月深入慰問甘肅連片特困地區的定西、臨夏等地後,習近平第三次前往貧困地區。

  在中山大學研究都市與鄉村發展的教授周大鳴看來,習近平將最後一次調研選擇貧困地區湘西,預示著中央可能準備解決貧困問題。他認為,在現有的收入分配體制下,城鄉收入差距很大,在城鎮化壓力下,如何幫助貧困山區脫貧是個比較大的問題。

  幾乎與習近平同時,李克強離京赴黑龍江考察。他走進撫遠縣紅旗村的大田,蹲下來察看耕地深松情況,又攀上駕駛室同農機手交談,還咀嚼谷粒,感受“含水量”。

  黑龍江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是國務院今年批准的國家首個現代農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有媒體分析稱,李克強選擇這裡考察的目的,是要尋找推進新一輪農村改革的可行路徑。

  農村改革發展問題,一直是過去多屆三中全會研究重點。十七屆三中全會前,時任國家主席胡錦濤深入河南、安徽等多地農村的田間地頭考察,還特意去安徽省小崗村調研。

  本屆三中全會前,農村改革尤其是土地制度改革受到關注,而習李在三中全會前的最後一次離京調研都先後落腳農村,與基層群眾座談。

  此前7月22日,在武漢調研時,關注新形勢下農村改革問題的習近平,就特意來到武漢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考察。在位於武漢市民之家3樓的農村綜合産權交易所,習近平了解了涉農産權交易尤其是土地流轉交易情況。

  “如何在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性質的前提下完善聯産承包責任制,既保障基本農田和糧食安全,又通過合乎規範的流轉增加農民收入?”習近平説,“下一步改革中,一系列問題要好好研究。”

  李克強在黑龍江考察時也表示,要配套推進土地管理制度改革,並帶動金融和保險更好地支援服務農業。本版文/本報記者 鄒春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玲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玲

原稿件來源:北京青年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