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穩中求進開新局——黨的十八大以來改革發展述評

2013年11月09日 07:50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時光的年輪刻下奮鬥的足跡,歷史的巨手翻開夢想的新篇—— 

  一年前,黨的十八大勝利閉幕,為中國未來發展描繪了藍圖,指明瞭航向。

  一年來,面對複雜多變的國際國內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總攬全局、運籌帷幄,團結帶領全國人民,開新局、樹新風,以紮實穩健的舉措、銳意改革的精神,向著實現中國夢的目標邁出了堅實步伐。

  長風破浪會有時。以即將召開的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為起點,“中國號”巨輪又將開始新的航程。

  這是經濟發展呈現新面貌的一年——穩增長、調結構,中國經濟在轉型發展中逐步進入新軌道

  秋去冬來,氣溫普降,中國經濟卻透出絲絲暖意。

  國家統計局近期發佈的數據顯示:三季度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8%,增速比上季度回升了0.3個百分點,扭轉了兩個季度連續下滑的趨勢。投資、消費、出口等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均有所回升。

  剛剛出籠的10月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更是連續四個月回升,達到51.4%,創下18個月以來新高。這一經濟先行指標,發出了市場預期和信心穩定的信號。

  與此同時,結構調整也取得新進展:民間投資增速止跌回穩,國內消費穩中有升,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産業增速遠快於傳統産業;前三季度,第三産業增速超過第二産業0.6個百分點,佔GDP比重也比上半年提高0.2個百分點。夏糧、早稻已豐收到手,今年農業豐收已基本定局。

  無論從經濟增長的速度、品質,還是預期看,2013年的中國經濟都會交出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在國內外錯綜複雜的形勢下,這一成績來之不易。

  回首一年來,世界市場疲軟乏力,國內面臨産能過剩突出等一系列問題。面對複雜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冷靜、科學判斷形勢,明確提出,堅持穩中求進,堅持以提高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為中心,堅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穩定性,提高針對性、協調性,根據經濟形勢變化,適時適度進行預調和微調,穩中有為。

  “中央意圖很明確,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一個都不能少。”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立群説,歸根結底一句話,穩中求進。

  穩中求進,穩是根基。

  一年來,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旨在穩增長的政策措施:引導信貸資金支援實體經濟、加大對“三農”和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的支援力度、助推消費升級……這些措施有效緩解了經濟下行壓力。

  “國家出臺針對小微企業免稅等實質性措施,讓市場信心正在恢復。”上海亮碩光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李華説,“今年上半年企業銷售額一度只有3000萬元,三季度開始接洽一些大額訂單,預計年底能達到1億元。”

  美國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高級研究員黃育川説,之前一些人士認為中國經濟急劇減速或出現“硬著陸”的判斷有很大缺陷。

  穩中求進,進是目的。

  經濟下行時,用短期刺激政策把經濟增速推高,不失為一種辦法,但權衡利弊,只有堅持調結構、促改革,才能真正解決困擾發展的深層次問題。

  船舶行業産能利用率只有75%,煤炭價格跌了三分之一,一噸鋼的利潤還不夠買一根冰棍……這就是當前中國産能過剩頑疾的寫照。

  針對這一問題,中央把化解産能過剩作為“轉型發展”重要抓手。國務院近期專門出臺指導意見,對化解産能嚴重過剩矛盾工作進行總體部署。“消化一批、轉移一批、整合一批、淘汰一批”,核心任務是“管住控制增量、調整優化存量、建立長效機制”。

  與産能過剩相伴生的是大氣污染問題。

  哈爾濱、北京、海口……霧霾天氣從北往南橫掃大半中國,也引發社會各界對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深入思考。

  今年以來,一系列新措施相繼推出:國家發佈《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國務院與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立下大氣污染防治“軍令狀”;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防治大氣污染十項措施、加快發展節能環保産業……

  與此同時,國家出臺政策措施加快健康服務業發展;為拉動民間投資,國家決定儘快在金融、石油、電力等領域向民間資本推出一批有利於轉型升級的項目;為發展新興産業,國家著手研究促進資訊消費、光伏産業發展政策措施……

  正如日本《讀賣新聞》評論指出,中國正在將轉變發展方式作為最優先解決的課題。

  “即使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中央也注重統籌穩增長、調結構和促改革,這是今年以來宏觀管理方式的最大創新。”國家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與管理研究所所長聶高民説。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張曉靜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張曉靜

原稿件來源:新華社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