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十八大後9名省部級高官落馬 彰顯高層“有腐必反”決心

2013年09月02日 07:5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9月1日,官方發佈消息,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蔣潔敏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調查。

  至此,十八大以來已有9名省部級官員落馬。前不久,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又審議通過《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權威反腐專家指出,一系列事實表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反腐力度為近三十年來最大,彰顯“有腐必反”的堅強決心。

  十八大後省部高官落馬頻率高、速度快

  蔣潔敏被查,延續了中共十八大以來高層對官員貪腐違紀的嚴打態勢。在蔣潔敏之前,十八大之後的9個多月中,已經有李春城、周鎮宏、劉鐵男、倪發科、郭永祥、王素毅、李達球7位副部級高官落馬。此外,中央編譯局原局長衣俊卿年初因生活作風問題被免職。中共高層正以實際行動表露從嚴治黨、從嚴治吏的決心。

  今年58歲的蔣潔敏,去年11月在中共十八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如今,他成為十八大後首位被查的中央委員。此前,先後有原四川省委副書記李春城和中石油集團副總經理兼大慶油田總經理王永春兩名中央候補委員因涉嫌嚴重違紀被調查。

  記者觀察,據公開報道顯示,在“被查”消息披露的5天前,8月27日上午,蔣潔敏還赴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進行調研。從李春城到劉鐵男,再到如今的蔣潔敏,中紀委查辦高官的動作之迅速,也讓輿論用“風暴”、“霹靂”等詞彙形容新一屆中央領導層的反腐決心。

  “從過去來看,曾有人統計過,平均每年被查處的省部級官員大概有6至8名,而十八大至今半年多的時間內,落馬的省部級官員數量之多、頻率之高,確實比較少見。”長期研究反腐課題的中央編譯局當代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何增科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説,近三十年來,從省部級高官被查處的密度和速度來看,新一屆中央領導層的反腐力度可以説是最大的。

  “官至省部級,其能量和影響力自然很大,在這個層面進行反腐,阻力和難度也較大。”何增科説,如今省部級高官的接連落馬,一方面表明中央高層對於反腐問題的高度共識以及“有腐必反”的決心;另一方面,高官腐敗被發現和查處的概率提高,對於懲治腐敗的震懾效果也非常重要,讓各級官員認識到不能有僥倖心理。

  貪腐窩案頻出 反腐“組合拳”開打國企腐敗

  十八大之後,輿論曾用“組合拳”來形容新一屆中央領導層的系列反腐動作,而從近期的反腐信號可觀察,高層的反腐“組合拳”指向隱蔽性更強的國有企業腐敗。

  蔣潔敏在今年3月出任國資委主任,之前的2004年到2013年9年時間裏歷任中石油副總經理、總裁和董事長等要職。而在其被查的數日之前,中石油集團及其上市子公司4名高管被中紀委調查。雖然目前官方並未確認蔣潔敏落馬與中石油高層被查是否有關聯,但如此的反腐力度,在國企及國企監管機構歷史都屬少見。

  進入8月份以來,國企高管以及下屬子公司人員涉腐案件頻繁被曝出。8月17日,《瞭望》新聞週刊報道,檢察機關在中儲糧河南分公司系統挖出110名“碩鼠”。8月19日,廣東省紀委正式通報廣東移動總經理徐龍被雙規。

  “長期以來這些規模龐大、資産雄厚的國企一直缺乏有效的外部監督。”國家行政學院教授汪玉凱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稱,中石油一連串高管被查,透露出高層的反腐“組合拳”開始剷除一些存在於國企的腐敗窩案。

  “談及腐敗人們往往關注更容易看到的官員腐敗,一些國企、央企中存在的高管腐敗不僅社會影響惡劣,而且造成國有資産流失,損害了公眾利益。”何增科稱,對於國企腐敗,解決之道還要與國企改革相結合,減少國企的行政壟斷權,加強監管力度,完善治理結構,讓國企運作更加透明。

  專家的觀點也與高層的表態相映證。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8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中央企業要用改革的辦法和調結構的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建設“陽光央企”。

  規劃權力之“籠”:十八屆三中全會或出新動作

  從薄熙來、楊達才受審,到蔣潔敏和中石油多名高管被查,剛剛過去的一週,“反腐”註定是中國社會熱度最高的詞彙。值得關注的是,一個規劃未來五年中國反腐路徑的“頂層設計”也在上周被官方通過,顯示出決策層不僅深悉反腐之迫切,而且已經有了比較完整的思考和籌劃。

  8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建立健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2013-2017年工作規劃》。雖然這份新的“反腐五年規劃”具體內容尚未公之於眾,但輿論普遍認為,“不敢腐、不能腐、不易腐”的機制建設將是《規劃》最為核心的內容。

  在這次政治局會議上,被國內外輿論認為“將規劃中國改革新征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定為今年11月召開。在專家看來,這個會議上,中國反腐也可能推出“一系列新動作”。

  “新一屆中央領導層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制度之‘籠’到底是什麼,到底由什麼具體構成,我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會規劃出這個制度反腐的‘籠子’。”

  汪玉凱稱,對於反腐之籠的構建,不僅僅要加大力度嚴打“老虎”、“蒼蠅”,更重要的是整合反腐體制和機制。“橫向上,應按照大部制的思路整合分佈于黨政系統內的諸多反腐力量,發揮反腐合力;縱向上,要改革權力監督體系,使各級反腐部門的監督力量更富權威、更加有效。”

  汪玉凱稱,十八大之後,無論是大小官員落馬,還是一系列反腐舉措推出,都進一步增強了民眾對於反腐工作的信心,贏得民眾對繼續深化改革的認可與支援。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吳怡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吳怡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