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習近平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2013年10月08日 10:03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併發表《深化改革開放 共創美好亞太》的重要演講。新華社記者 王曄 攝

  國家主席習近平7日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併發表題為《深化改革開放 共創美好亞太》的主旨演講。演講全文如下:

  深化改革開放 共創美好亞太

  ——在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上的演講

  (2013年10月7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 習近平

  尊敬的瓦爾達納主席,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今天,這裡高朋滿座、群英薈萃。有機會同亞太工商界的朋友們相聚在美麗的天堂之島,我感到十分高興。

  這裡不僅是舉世聞名的旅遊勝地,也是巴厘進程、巴厘路線圖等的誕生地。這次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巴厘島舉行,承載著亞太和世界的期待。

  當前,世界經濟復蘇艱難曲折,亞太經濟保持了良好發展勢頭,同時也面臨著新的挑戰。人們期待這次會議能為本地區乃至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世界經濟仍然處於深度調整期,既有復蘇跡象,也面臨基礎不穩、動力不足、速度不均的問題。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結構性問題遠未解決,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的必要性突出。新興市場經濟體增速放緩,外部風險和挑戰增加。世界貿易組織多哈回合談判舉步維艱,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有新的表現。實現世界經濟全面復蘇和健康成長,將是一個長期而曲折的過程。

  面對世界經濟形勢帶來的新挑戰,無論是發達經濟體還是發展中經濟體,都在努力尋求新的增長動力。

  增長動力從哪來?我的看法是,只能從改革中來,從調整中來,從創新中來。亞太一直是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在世界經濟復蘇缺乏動力的背景下,亞太經濟體應該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推動建立發展創新、增長聯動、利益融合的開放型經濟發展方式。只有這樣,才能做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使亞太經濟在世界經濟復蘇中發揮引領作用。

  中國正在進行著這樣的努力。上半年,中國經濟同比增長7.6%,較之以往8%以上的增速確實有所放緩。一些朋友對中國經濟前景有些擔心,有的人提出了一些問題:中國經濟會不會“硬著陸”?中國經濟能不能持續健康發展?中國將如何應對?中國經濟形勢會給亞太帶來什麼影響?對此,我願談幾點看法。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綜合分析各方面情況,我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充滿信心。

  第一,信心來自於中國經濟增速處在合理區間和預期目標內。中國經濟增速從以前的兩位數增長到2011年的9.3%和2012年的7.8%,再到今年上半年的7.6%,總體上實現了平穩過渡。7.6%的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中國經濟基本面是好的,經濟增長及其他主要經濟指標保持在預期目標之內,一切都在預料之中,沒有什麼意外發生。

  中國經濟增速有所趨緩是中國主動調控的結果。因為,實現我們確定的到2020年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只要7%的增速就夠了。我們在提出中長期發展目標時就充分進行了測算。同時,我們認識到,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中國經濟長遠發展問題,必須堅定推動結構改革,寧可將增長速度降下來一些。任何一項事業,都需要遠近兼顧、深謀遠慮,殺雞取卵、竭澤而漁式的發展是不會長久的。

  第二,信心來自於中國經濟發展品質和效益穩步提升。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發展的特點是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是指經濟增長處在合理區間,“進”是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步伐加快。中國經濟發展正在從以往過於依賴投資和出口拉動向更多依靠國內需求特別是消費需求拉動轉變。從上半年經濟數據看,結構調整的拉動作用正在顯現,內需拉動經濟增長7.5個百分點,其中消費拉動3.4個百分點。我們不再簡單以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論英雄,而是強調以提高經濟增長品質和效益為立足點。事實證明,這一政策是負責任的,既是對中國自身負責,也是對世界負責。

  第三,信心來自於中國經濟的強勁內生動力。中國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正在不斷增加,並將繼續增強。持續進行的新型城鎮化,將為數以億計的中國人從農村走向城市、走向更高水準的生活創造新空間。中國教育水準不斷提高,新一代勞動者成長為素質更高、視野更廣、技能更強的現代化、專業化人才。中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和經濟緊密結合,推動科技創新和新興産業發展。中國不斷拓展的內需和消費市場,將釋放巨大需求和消費動力。中國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推動發展成果惠及更廣泛地區、更廣大民眾。這些都將轉化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的強勁內在動力。

  第四,信心來自於亞太發展的良好前景。在亞太各經濟體共同努力下,亞太地區資金、資訊、人員流動已經達到很高水準,産業分工日漸清晰,亞太大市場初具輪廓。正在醞釀的新科技革命和産業革命將為亞太地區積聚優勢。亞太各經濟體抗風險能力大大增強,匯率機制更加靈活,外匯儲備水準顯著提高,各種多邊和雙邊金融安排為應對複雜局面提供了機制保障。中國對亞太發展前景抱有信心。受益於亞太經濟增長大環境,中國實現了自身發展,同時又以自身發展為亞太經濟增長作出了貢獻。我相信,這一互動勢頭會越來越強勁,為亞太地區發展創造更多機遇。

  我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抱著堅定信心。同時,我們對需求下滑、産能過剩、地方債務、影子銀行等問題和挑戰保持著清醒認識,對外部環境可能帶來的衝擊高度關注,正在採取穩妥應對舉措,防患于未然。

  女士們、先生們、朋友們!

  中國經濟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正在進行深刻的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這就要不斷爬坡過坎、攻堅克難。這必然伴隨調整的陣痛、成長的煩惱,但這些都是值得付出的代價。

  彩虹往往出現在風雨之後。有句話説得好,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沒有比腳更長的路。再高的山、再長的路,只要我們鍥而不捨前進,就有達到目的的那一天。

  中國要前進,就要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面對人民群眾新期待,我們必須堅定改革開放信心,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辦法推進改革開放,進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産力、解放和增強社會創造活力。

  中國正在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體方案,總的是要統籌推進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建設等領域的改革,努力破解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難題,消除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通過改革為經濟發展增添新動力。

  我們將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加強市場體系建設,推進宏觀調控、財稅、金融、投資領域體制改革,深化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我們將推進行政體制改革,進一步轉變職能、簡政放權,理順政府和市場關係,更大程度更廣範圍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我們將健全科技體制,提高科技創新能力,著力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産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我們將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推動實現更高品質的就業,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我們將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紮實推進資源節約,為人民創造良好生産生活環境,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作出新的貢獻。

  我們將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完善互利共贏、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開放型經濟體系,促進沿海內陸沿邊開放優勢互補,形成引領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開放區域,培育帶動區域發展的開放高地。堅持出口和進口並重,推動對外貿易平衡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提高國際投資合作水準;深化涉及投資、貿易體制改革,完善法律法規,為各國在華企業創造公平經營的法治環境。我們將統籌雙邊、多邊、區域次區域開放合作,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推動同周邊國家互聯互通。

  我們認識到,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涉及重大利益關係調整,涉及各方面體制機制完善。中國改革已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這是因為,當前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格外艱巨,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這個時候就要一鼓作氣,瞻前顧後、畏葸不前不僅不能前進,而且可能前功盡棄。

  中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我們的立場是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既要大膽探索、勇於開拓,也要穩妥審慎、三思而後行。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敢於向積存多年的頑瘴痼疾開刀,切實做到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珩澤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珩澤

原稿件來源:新華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