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紀實

2013年09月07日 07:53 來源:新華社 字號:       轉發 列印

  共同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

  ——習近平主席出席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紀實

  秋日的俄羅斯,聖彼得堡,陽光明媚,氣候宜人。

  9月5日至6日,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八次峰會在這裡成功舉行。

  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不斷顯現,敘利亞危機驟然風起……在這樣的背景下,峰會格外引人矚目。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席這一國際經濟合作主要論壇並作主旨講話——

  兩天時間裏,習近平主席闡述中國主張,廓清治理思路,傳遞中國信心,展示了大國領導人沉著堅定、睿智自信的形象,展現了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和誠意。中國為促進峰會形成更多共識,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所作出的積極努力,贏得各方讚譽。

  為確保峰會取得積極成果而努力

  這是一次舉世矚目的聚首——連日來,伴隨一架架專機在聖彼得堡降落,芬蘭灣畔的這座歷史文化名城迎來了代表全球2/3人口、90%國內生産總值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以及應邀前來的多位國家和國際組織負責人。

  5年前,國際金融危機洶湧而至,二十國攜手應對——

  華盛頓、倫敦、匹茲堡、多倫多、首爾、戛納、洛斯卡沃斯……一次次峰會,發達國家領導人和新興經濟體領導人一起就國際經濟金融事務交換看法,通過一系列重要決定,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復蘇發揮了重要作用,二十國集團成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論壇。

  同時,二十國集團積極推動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和世界銀行投票權改革,成立更具代表性的金融穩定理事會,支援世界貿易組織在多邊貿易體系中發揮核心作用,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國以自己的努力,在二十國集團中贏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5年後的今天,世界經濟增長基礎依然脆弱,前景不容樂觀——

  發達國家主權債務問題有所緩解但風險猶存,歐元區仍處於衰退之中。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全球範圍內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美國前不久暗示將退出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引發國際金融市場波動。敘利亞問題凸顯……

  面對依然複雜的國際經濟形勢,二十國集團各成員需要建設更加緊密的經濟夥伴關係,肩負起應有的責任——作為國際經濟合作的主要機制,各方都期待聖彼得堡峰會在穩增長、促就業、提信心方面有所作為。

  習近平主席在峰會期間積極展開工作,努力推動峰會取得切實成效。

  當地時間4日晚近9時,習近平主席抵達聖彼得堡後的第一場活動,就是在下榻的涅瓦宮飯店會見墨西哥總統培尼亞。

  從三亞到墨西哥城再到聖彼得堡,這是兩位元首年內第三次會面。雙方同意保持協調和配合,確保峰會取得積極成果,維護世界經濟復蘇勢頭,提升新興市場國家在全球經濟治理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

  這是習近平主席為確保峰會取得積極成果而作出努力的一個縮影。

  ——從當地時間9月4日晚6時50分許專機降落,到9月6日下午4時許離開,近45個小時裏,習近平主席密集參加了迎接儀式、第一階段會議、工作晚宴、第二階段會議、領導人集體合影、工作午宴等一系列峰會活動,和各國領導人就峰會議題深入交換意見。習近平主席除了就世界經濟形勢作主旨發言外,還在6日的工作午宴上圍繞國際貿易議題作專題發言,闡述看法,提出主張。

  ——多邊搭臺,雙邊唱戲。峰會期間,習近平主席積極開展首腦外交,舉行多場雙邊會見和寒暄,其中,既有美國、德國、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的領導人,也有俄羅斯、巴西、印度、墨西哥、阿根廷、韓國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還有國際組織負責人。在雙邊會見中,他闡述了關於共同採取負責任的宏觀經濟政策、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完善全球經濟治理等主張,推動峰會在事關世界經濟增長、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維護新興市場國家權益等重大問題上取得成果。

  ——金磚國家機制得到加強。5日下午,峰會開幕前,金磚國家領導人非正式會晤舉行。中國、印度、巴西、南非、俄羅斯領導人繼今年3月德班會晤後再次聚首,決定加快建立應急儲備安排,繼續推動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進一步凝聚了在重大問題上的共識,加強了金磚國傢夥伴關係,傳遞了團結合作的積極信號,同時協調在峰會上的立場,推動峰會取得積極成果。

  連續會見,深入交談。習近平主席向世界進一步闡明瞭中國對一些重大問題的認識和主張,和其他國家領導人共商推動世界經濟可持續復蘇大計,探討如何進一步改善全球經濟治理,推動國際經濟秩序更趨公平合理。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