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31名省級行政一把手全部就位 多名60後出任要職

2013年06月21日 14:3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日下午,安徽省人大會議選舉王學軍為該省省長,至此,今年“兩會”後履新的8名代省長(主席)全部“轉正”,31省區市政府首長已全部就位,多名“60”後出任要職,顯示高階官員梯隊建設逐步加強。同時他們履歷豐富、懂經濟等特點也備受關注。

  31個省級行政“一把手”全部就位

  6月20日下午,安徽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以投票選舉的方式,選舉王學軍為安徽省人民政府省長。此前,王學軍擔任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

  王學軍是“兩會”後履新的8名代省長(主席)中最後一個“轉正”的,也是31省區市政府首長中最後一個履新的。

  3月份全國兩會後,河北、黑龍江、江西、河南、湖南、寧夏、青海七省(區、市)調整黨委一把手,山東、青海、寧夏三地調整黨委副書記。在此輪調整後,黑龍江、安徽、山東、河南、湖南、廣西、青海、寧夏等八省(區)省長、主席有待調整。

  3月至6月,全國有9個省(區)召開省級人代會的二次會議。會議的主要議程都是選舉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或省長(自治區主席),其中,有8個省份通過這次會議實現代省長(代主席)轉正。

  他們分別是河南省長謝伏瞻、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陳武、寧夏回族自治區主席劉慧、青海省省長郝鵬、湖南省省長杜家毫、山東省省長郭樹清、黑龍江省省長陸昊以及安徽省省長王學軍。

  按照慣例,省級人大會通常在每年三月的全國兩會前召開,但這次9省(區)人代會召開時間是在4—6月,議程也相對單純,就是補選人大常委會主任或省長。有專家指出,這是十八大後省部級幹部調整的延續。

  “60後”漸任要職 高學歷懂經濟受矚目

  目前31位省長(主席)的平均年齡約56歲,其中,“50後”有25名,佔到總人數的80%。“60後”共6人,其中陳敏爾、郝鵬出生於1960年,張慶偉、努爾白克力出生於1961年,蘇樹林1962年生人。出生於1967年的黑龍江省省長陸昊,是目前中國最年輕的省長。分析稱,這表明中國高階官員的梯隊建設進一步加強,這些年輕有為官員未來將堪當重任。

  另外現任31名省長(主席)中,約一半擁有經濟或管理學學位,28人為研究生以上學歷。其中,天津市長黃興國、山東省長郭樹清、陜西省長婁勤儉、雲南省長李紀恒擁有博士頭銜,彰顯 “懂經濟、高知化、專家型”等特點。

  31名省級行政一把手中,有的曾是各自領域有成就的專家,有的曾長期擔任大型國有企業的高級管理職位,大部分人有較長時間的基層工作經歷,又有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組織領導社會化大生産的豐富管理經驗。

  譬如,福建省長蘇樹林長期工作于石油領域一線,並由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總經理、黨組書記轉任地方政府。山東省長郭樹清畢業于南開,法學博士,長期任職于金融和經濟體制改革等部門、領域,先後任職中國人民銀行、外匯管理局、建設銀行和證監會,是金融領域專家。

  目前最年輕的省長陸昊畢業于北京大學,起步于北京制呢廠職工,長期在經濟領域任職,具有高級經濟師職稱,有豐富的基層經驗和經濟領域管理經驗。青海省長郝鵬從蘭州飛控儀器總廠一步步成長,為工程碩士、高級經濟師。同樣,湖南省長杜家毫也起步于工人,長期在基層工作。

  同時,一些重要“慣例”繼續得到延續,中央和地方幹部交流任職、地方省份之間交叉任職等等。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