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調查顯示88.7%受訪者認同裸官不得擔任一把手

2013年04月16日 09:4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調查顯示88.7%受訪者認同裸官不得擔任一把手

漫畫:唐春成

  家住山東青島的私企老闆耿先生認為,官員將自己變成“裸官”最起碼可以説明兩點問題:第一,他們不愛國家,內心深處不看好國家的發展;第二,由於家人、財産在國外,理論上他們很難將精力放在國內的工作上,承擔不了應該承擔的責任。

  時下,“裸官”(將配偶、子女、資産都移民和轉移到國、境外的公職人員——編者注)正成為公眾關心的反腐熱點話題。不久前,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二次會議上,中紀委書記王岐山強調,要尤其加強對“裸官”的監督和管理。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通過民意中國網等,對3055人進行的一項題為“你的身邊有‘裸官’嗎”的線上調查顯示,59.7%的受訪者坦言自己身邊就有“裸官”,12.6%的受訪者表示“沒有”,27.7%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

  受訪者中,24.0%的人是事業單位員工,18.1%的人是國企員工,14.2%的人是國家公職人員,13.1%的人是私企員工。值得注意的是,在身份為國家公職人員的受訪者中,有62.9%的人表示身邊有“裸官”,這一比例略高於整個受訪者群體的調查結果(59.7%)。

  84.8%的人表示對“裸官”的信任度更低

  對於裸官,公眾的態度更多是不支援與不信任。84.8%的受訪者表示,相對於普通官員,對“裸官”的信任度要低。86.2%的受訪者表示,“裸官”不一定都是貪官,但“裸官”更容易成為貪官。

  家住山東青島的私企老闆耿先生認為,官員將自己變成“裸官”最起碼可以説明兩點問題:第一,他們不愛國家,內心深處不看好國家的發展;第二,由於家人、財産在國外,理論上他們很難將精力放在國內的工作上,承擔不了應該承擔的責任。

  “對於一般人來説,將家人或財産放到國外很正常,但是鋻於官員的特殊身份,這一行為就很難與腐敗劃清界限。”一名民意中國網網友説,大多數中國官員的工資是有限的,很難有能力將家人送到國外並負擔其生活,一些“裸官”的經濟收入來源很可能成問題!

  受訪者也有不同意見。上海市民王旭東就表示,官員選擇成為“裸官”,與現在許多一心想要移民國外的普通人相似,其行為本身無可厚非。而且,“裸官”與腐敗二者之間並不能輕易畫上等號,也沒有必然聯繫。

  “‘裸官’未必是貪官,但‘裸官’更容易成為貪官,因為他沒有後顧之憂,更容易有無所畏懼的貪慾。”中國政法大學副教授吳丹紅曾對“裸官”這樣評論。他舉例説,原陜西省政協副主席龐家鈺的妻兒早在他大權獨攬的時候,就于2002年移民加拿大。龐家鈺腐敗起來就更肆無忌憚,直至2008年6月被判刑。

  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在接受中國青年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從理論上講“裸官”存在三大問題:首先,一般官員收入有限,能長期供養家人在國外學習生活,資金來源的正當性值得懷疑;其次,官員將大量資産轉移國外,一定程度上有著資金外逃的問題;最後,由於“裸官”的家人或財産在國外,很容易受到國外的監控,某種情況下也可能危及國家安全。

  中國科技大學廉政研究中心秘書長張增田指出,在全球化時代,隨著國人經濟實力的增強,選擇送子女出國讀書或將家人移民國外本無可厚非。但是對於官員來説,他們的身份就決定了他們應該對國家有更多的獻身精神,對中國這個共同體有更多的忠誠與熱愛。“如果官員選擇成為‘裸官’,用行動表示對這個共同體不抱希望,那麼他們又怎麼能贏得公眾的信任,在關鍵時刻為國家獻身呢?”

  81.2%的人直言官員財産事項申報制度流於形式導致對裸官監管難

  “裸官”現象在很早之前就得到了國家的重視。

  早在1997年,中央辦公廳與國務院辦公廳就聯合印發了《關於領導幹部報告個人重大事項的規定》,明確把配偶、子女出國、境外定居的情況,作為領導幹部應當報告的事項之一。2010年2月,監察部網站發佈《國家預防腐敗局2010年工作要點》,首次把監管“裸官”作為預防腐敗局的工作重點。2011年3月,時任中央紀委副書記、監察部部長的馬表示,將會對“裸官”進行登記管理。然而,即便有一系列治理措施,成為“裸官”卻在近幾年日益成為官場中的一種“時尚”。

  對“裸官”的監管到底難在哪?調查中,獲選率最高的三項依次是:“官員財産事項申報制度流於形式,沒有剛性執行”(81.2%),“目前對‘裸官’的有關規定缺乏法律權威性”(70.1%),“地方政府監管‘裸官’有阻力無動力”(64.5%)。其他還有:“全面掌握官員婚姻及家庭涉外情況面臨現實難題”(45.6%),“家庭資訊等個人隱私是否公開面臨法律難題”(38.8%),“存在財産統計和資訊匯總等技術困難”(34.8%)等。

  莊德水錶示,應對“裸官”現象,應該加強監控,儘快建立起官員家人留學、移居、移民國外以及財産轉移國外的資訊申報與公開制度,建立起一張真實、有效的資訊網。從根本上講,應該著力改變當下官場的文化與生態,培養官員的職業榮譽感與對國家的忠誠感。

  “‘裸官’如今是公眾關注的焦點,有關部門應該積極回應,在制度層面對‘裸官’進行界定和規定。”張增田建議,應該將幹部履歷表中的配偶、子女資訊與公安部門資訊聯網,建立起對“裸官”的動態監控機制。同時,也應該暢通舉報渠道,接受公眾舉報身邊的“裸官”。最重要的是,需要建立對“裸官”異常經濟來源的審查制度,制定“裸官”任職限制方面的規定。

  據了解,早在2009年,深圳市就出臺規定,明確“裸官”不得擔任黨、政“一把手”和重要部門的領導班子成員。2012年,湖南省湘潭市也出臺了類似規定。

  調查中,對於“裸官”不得擔任黨政正職和重要敏感崗位的領導職務的規定,88.7%的受訪者表示支援,其中78.5%的人“非常支援”。

  “既然官員選擇成為‘裸官’,那自然應該付出一定代價。限制‘裸官’當‘一把手’是一個非常有效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措施,對剎住‘裸官’之風會非常有用。國家應該有這樣的決心,將這一措施在全國範圍內推行。”莊德水説。

  公眾對於治理“裸官”還有何建議?調查中,受訪者首選“嚴懲不實申報配偶子女情況的官員”(72.6%),排在第二的是“嚴格執行公職人員配偶子女情況申報的規定”(72.0%),排在第三的是“立法明確對‘裸官’的規定和監管”(71.0%)。其他依次是:“對‘裸官’實行強制財産公開”(67.4%),“允許公眾查詢官員是否‘裸官’”(61.3%),“加強懲治腐敗的國際合作”(59.7%)等。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