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監察部部長:“裸官”數目目前仍提供不出來

2013年03月04日 08: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監察部部長兼國家預防腐敗局局長馬馼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網路是反腐的有效渠道,對於民眾通過網路提供的線索官方非常重視。但網路線索不一定真實、網路反腐也非反腐唯一渠道,各方要理智看待。

  2012年8月,陜西省包茂高速安塞段發生特大交通事故。一張新聞圖片拍攝到陜西省安監局原局長楊達才面帶微笑出現在事故現場。這張照片引發網友憤怒聲討並“人肉搜索”出楊達才佩戴各類名錶的多張圖片。

  陜西省紀委隨後介入調查,並在今年兩會前夕給予楊達才開除黨籍處分,對其涉嫌犯罪問題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在“表叔”楊達才“躥紅”網路後,太原市公安局原局長李亞力等一些官員也先後因為網友的“爆料”而遭到調查,網路反腐的熱度開始直線上升。

  馬馼指出,公民在網路上通過民主監督提供一些腐敗的線索和問題,官方會以非常積極的態度去對待,但對這個問題大家也應該有全面、理智的看法。

  “網路反腐首先不是"終極"的”,馬馼表示,對於來源於網路的線索,要通過核實後才能夠最終確定,“目前一些不實資訊的存在需要引起高度關注”。

  其次,網路也不是反腐的唯一渠道。馬馼介紹説,民眾如果有相關線索也可以向一些常規渠道提供,“比如説12388紀檢監察熱線,大家既可以用電話反映問題也可以通過網路舉報。此外,各級信訪局、各級人民檢察院也都有舉報腐敗的渠道”。

  對於“網路反腐是否會逐漸成為主流、越來越重要”的提問,馬馼坦言,“這個還不好説”。她透露,基於網路線索而展開調查的案件的佔比目前來看還很少。未來,只有通過加強各個方面的法制,對一些網路行為做出規範,網路反腐才有望進一步發揮出積極作用。

  與網路反腐相呼應,如何管理“裸官”也是民眾近來高度關注的反腐話題之一。

  由於曾在2011年透露中國將首度登記管理“裸官”,這兩年來,每逢兩會,都會有記者追問馬馼“中國統計出來的"裸官"數量究竟是多少”。

  2012年,馬馼“恐怕這個統計數字現在還拿不出來”的回答曾一度引發各方熱議。今天面對記者又一次的相關提問,馬馼依舊表示“提供不出來”。對此,她解釋説,“裸官”是一個涉及到幹部管理層面的問題,中國的“裸官”具體有多少應該向組織部門了解。

  談到近來頻繁出現各種反腐線索的微博,馬馼表示,她也經常登錄微博瀏覽資訊、關注網友們提了哪些意見,但自己很少寫,“因為沒有那麼多時間,如果寫了,可能來不及回復網友留言,這樣不好”。(記者 周銳)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