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舌尖腐敗”出現治理盲區 吃喝風應從根源治理

2013年04月11日 14:16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後,各地加大治理力度,群眾反映強烈的吃喝腐敗風氣有了明顯好轉。但記者在一些地方採訪發現,部分吃喝腐敗現象悄悄轉向豪華會所、民宅、機關食堂、酒堡等非酒店場所,“舌尖腐敗”出現治理盲區。

  “跟誰吃得小心,範圍必須小;在哪兒吃要注意,地點得安全。”有的領導幹部説,八項規定出臺後,吃飯非常謹慎,一怕部門查,二怕被監督,特別是怕被人上網。但吃喝有的是地方,不一定非要到賓館飯店。

  記者日前在數省採訪獲悉,機關食堂正成為請客聚餐的重點場所,不僅請來星級飯店的廚師、服務員,飯菜等級標準也節節升高。江蘇一家煙草系統的內部食堂工作人員反映,擔心被曝光,很多部門都把聚餐、接待等活動放在餐廳。他們根據客戶需求,新增加了龍蝦等高檔菜品,還提供五糧液等高檔酒。“領導還給我們專門開會,強調保密紀律,不準向外透露客戶任何資訊。”

  豪華會所漸成吃喝腐敗的重點場所。“這種以會員制消費形式進行交際娛樂的特定高檔場所,運作私密、隱蔽,在會所裏消費的一些非公開化服務項目,無法被外界察覺,已異變成專為富商與個別幹部交際生活的灰色空間。”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形形色色、功能不一的會所遍地開花,大多極為豪華奢侈。

  為了讓個別人吃得安靜又安全,一些酒類銷售點也成了某些人“品酒聊天”的好去處,品好茶,喝好酒,吃“獨桌菜”,正成為一種吃喝風氣。不僅如此,一些小區的民宅也成為飯局寶地。石家莊裕華東路一高檔小區居民向記者反映,他家對門租給了一位老闆,總有男男女女前來就餐,每天一兩桌,前來吃喝的不是幹部就是老闆。

  為應對公款吃喝風下降帶來的損失,一些賓館飯店也在高端服務上打起了主意。記者在一家高檔酒店參觀了新開的“貴賓間”,客人只能從地庫乘專用電梯直達房間,貴賓間設施齊全,除了豪華餐廳,還有不亞於五星賓館的客房、KTV、洗浴、按摩房等。負責人介紹説,貴賓間與其他包間全部隔開“非常隱蔽”,外人根本無法進入。

  一些幹部群眾擔心,“旅遊吃喝”今後可能會有所增長。山西省政協原副主席呂日周説,一些幹部不在本地吃喝,去異地腐敗,特別像雲南、海南等旅遊勝地,會成為他們新的腐敗場所。

  除了吃喝地點“暗度陳倉”,吃喝形式也與往年不同。據一些飯店和機關食堂等單位的服務員反映,不少飯局中,他們把茅臺等好酒標簽撕掉或是倒入普通酒瓶,然後再上桌,儘量做到“表面低調、內容不變”。

  面對由明到暗的吃喝腐敗,不少專家學者和幹部群眾建議及時研究填補“法律漏洞和監管空白”。

  中國政法大學前校長陳光中、北京大學廉政建設研究中心副主任莊德水等專家認為,無論公款吃喝轉移到哪,採取多隱秘的形式,最終還是要拿發票報銷。財政預算不夠嚴謹細化、對假賬審計不力、公務接待長期缺乏標準和監督,是造成公款吃喝屢禁不絕的根源。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