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從博鰲論壇看中國的世界擔當

2013年04月07日 09:3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為期三天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6日拉開帷幕。本屆年會從議題設置到活動安排,處處體現了“立足亞洲、放眼全球”的特色。這充分展現出作為東道主的中國在與各國分享發展機遇、促進亞洲共同發展、求解世界發展難題等方面的擔當。

  中國視角:賦予論壇全球色彩

  2001年2月,博鰲亞洲論壇正式成立。2002年,論壇舉行第一屆年會。博鰲亞洲論壇從一開始就具有明顯的雙重特色:既立足亞洲,推動亞洲國家之間的合作;又放眼全球,增強亞洲與其他地區之間的對話和聯繫。

  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大潮下,不僅亞洲各國經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亞洲與世界其他地區也步入了同舟共濟、共築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議題充分體現了“中國特色、世界特點”。本屆論壇,既有中國改革議程、城鎮化、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經濟結構調整、企業創新和走出去等“本土化”議題,也有二十國集團機制化、國際金融治理、全球債務風險等“全球性”議題。

  中央黨校臺港澳與國際關係研究室副主任趙磊認為,博鰲亞洲論壇突出全球議題,具有積極意義。他説,論壇不僅談論經濟議題,也涉及有關全球治理的熱點、難點問題,這展現了中國的“國際視野”。

  博鰲亞洲論壇的“全球化”色彩從本屆年會的第一場正式研討會開始便展露無遺。在4月5日晚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主持人是微軟公司全球資深副總裁張亞勤,與會嘉賓既包括“土生土長”的中國企業家和經濟學家,也包括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埃德蒙費爾普斯等國際人士。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的一些問題會對世界産生越來越大的影響,同時也有越來越多源自國外的問題會波及中國。博鰲亞洲論壇議題的全球化色彩,恰恰順應了這一趨勢。

  中國擔當:促進亞洲共同發展

  今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的主題是“責任、革新、合作:亞洲尋求共同發展”。

  縱覽博鰲亞洲論壇歷屆年會活動,不難看出,論壇從成立之日起就高舉“平等、合作、互惠、共贏”的旗幟,而促進亞洲各國之間以及亞洲與其他地區的合作,一直是論壇的努力方向。

  自首屆論壇年會舉行以來,中國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增長,為亞洲其他國家帶來了重要機遇,成為推動亞洲共同發展的“正能量”。這既體現了中國發展追求互利共贏的特點,也體現了中國尋求與亞洲鄰國及世界其他國家共同發展的擔當。

  正因為如此,許多國家的政府領導人和企業家來到博鰲,期待分享中國發展帶來的機遇。

  本屆論壇年會期間,澳大利亞總理朱莉婭吉拉德訪問中國並出席論壇。隨同她前來的,還有大批澳大利亞商界領袖,其企業參會代表人數之多,僅次於東道主中國。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董事會主席邁克爾錢尼表示,他之所以參加博鰲亞洲論壇,是因為中國經濟走勢對於澳大利亞未來經濟增長“從根本上講非常重要”。

  當前,亞洲地區出現了經濟合作和地緣政治熱點並存的局面。一方面,亞太地區已經成為全球最富經濟增長活力的地區,扮演著世界經濟增長重要發動機的角色,而亞洲各國尋求經濟合作、實現共同發展的願望也日益強烈;另一方面,朝鮮半島核問題等地區熱點依舊,又在一定程度上對亞洲共同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趙磊認為,在這種大背景下,博鰲亞洲論壇為大家提供了一個交流與對話的平臺,意義重大。他説:“亞洲各國差異性極大,利益糾纏較多,但都面臨可持續發展的難得機遇。在論壇上大家各抒己見總勝過兵戎相見。”

  中國責任:求解世界發展難題

  博鰲亞洲論壇在致力於促進亞洲地區共同發展的同時,也越來越注重促進世界範圍內的共同發展。

  根據論壇日程安排,4月7日下午,論壇將迎來三場“重量級”地區分論壇,分別是“非洲:古老大陸的新崛起”、“拉美:新大陸的再轉型”、“結構改革:重振歐洲的核心競爭力”。在分論壇上,來自尚比亞、阿爾及利亞、墨西哥、秘魯、芬蘭等國的領導人將分別發表主旨演講。

  本屆論壇還首次安排與會中國領導人與中外企業家舉行專場對話。趙磊認為,目前全球的核心問題是經濟復蘇,中國也不例外。重視企業發展,為它們創造良好的經營環境,既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也有利於世界經濟復蘇。而這也是中國最為世界所看重的地方。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