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博鰲亞洲論壇今起舉行 中國周邊外交政策備受關注

2013年04月06日 15:22 來源:中國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今起舉行,4月7日舉行開幕大會,習近平主席將到會發表主旨演講。這是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全面接班後的首次博鰲論壇年會,中國在新時期的周邊、亞洲政策釋放什麼信號備受關注。

  毋庸置疑,新時期的中國周邊外交、亞洲政策將首先唱不變的基調。過去二十年中國周邊外交的基調是“與鄰為善、以鄰為伴”,是“睦鄰、安鄰、富鄰”,是“開放包容、互利共贏”。這些基調將在新時期得到有力延續。

  過去二十年周邊外交的最主要成績,一是在雙邊層面建立起合作夥伴網路,確立了若干戰略支點。二是依託東亞10+3、上海合作組織,建立了區域合作的“啞鈴”式佈局和“同心圓”結構。三是借自由貿易、金融互惠、“互聯互通”、人文交流等與鄰國共對挑戰、共用繁榮。四是積極斡旋熱點問題,與多數鄰國劃定陸邊,共守亞洲總體安寧的基本盤。新的時期,中國自身實力和周邊環境的變化要求中國在更高層面、更高水準上推行睦鄰外交。

  在更高水準上推行睦鄰外交,目的是在亞洲塑造以中國為中心的和平基礎和合作格局,讓中國的鄰國普遍適應、真心接受、深度融入中國的崛起。這就需要中國的周邊外交在總體不變的基調下進行手段創新、領域拓展、力度調整,拿出更多穩邊、安邊、興邊、榮邊的“大手筆”來。

  中國的核心利益主要集中在亞洲,特別是那些懸而未決的領土海洋爭端。在當前的國際環境和時代背景下,靠動武的衝動非旦解決不了爭端,更將毀掉中國和平發展的好前景。維護核心利益不受侵犯,更多體現為把握動態平衡的膽略,也就是堅持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對話談判和平解決爭端的原則,但面對任何國家試圖單方面改變現狀的挑釁絕不手軟,借力打力,取得和擴大主動態勢。

  中國周邊存在較多熱點問題,從朝鮮半島到南亞局勢,都直接牽涉中國的利益。中國應大力增加對地區傳統、非傳統安全合作的投入,增強在安全領域向周邊國家提供“公共産品”的意識和能力。同時,更加積極地開展針對地區熱點問題的預防外交和斡旋外交,旗幟鮮明、恩威並施地遏制損害地區和平穩定的倒行逆施,善於在熱對峙中維護冷和平,在冷和平中促成對話談判達致共識。

  中國要走出一條廣受認可的大國崛起之路,必須在合作共贏方面有更大作為。要深化經濟外交,加強産業、金融、能源、生態合作,用利益的紐帶把周邊國家牢牢聚攏在自己身邊。中國與東盟自由貿易區已全面建成,投資和服務貿易自由化建設要加緊進行。中日韓自貿區談判業已啟動,需迎難而上、穩步推進。上海合作組織正由以安全協作為單一重心向安全、經濟合作雙重心轉變,應全力推進,締造周邊經貿合作東西兩翼並重的格局。中國、南亞經貿合作缺乏有力的區域機制依託,這與南亞“印度獨大”的地緣政治面貌有關,但中國在南亞也有獨特影響力,完全可以循雙邊主要途徑、依託相互投資、工程承包、能源合作等重點,求得合作水準的有力提升。

  “互聯互通”旨在促進中國與鄰國商品、資本、交通、物流、資訊、文化的自由流通,實現經濟社會發展水準的共同抬升。巴基斯坦的瓜達爾港運營權已于2013年2月移交中國企業,中國、緬甸油氣管道將於今年5月全面建成。與此同時,一條連接中國、寮國、泰國、新加坡的高速鐵路將不再是藍圖。世界將會看到更多的“互聯互通”工程由遠景變為現實,中國不必再“猶抱琵琶半遮面”地做這些事,因為那是中國履行大國權利和義務的必要方面。

  在世界大國當中,沒有哪個國家像中國這樣與周邊國家存在如此之深的歷史恩怨和現實糾葛,鄰國對中國發展強大後將在亞洲發揮什麼作用有疑慮、有恐懼,是完全正常的,中國當以平常心看待。消除鄰國的疑慮和恐懼,靠耐心坦誠的對話溝通、互利共贏的合作實踐,也要靠中國與周邊國家談合作時不能丟掉的謙和作風。沾染大國沙文主義習氣,拋棄相互尊重、協商一致、互不干涉原則,將使中國失去周邊國家的心。

  中國的周邊外交回避不了美國因素,需要妥善處理中美在亞洲的利益關係,“惟己是圖”和“惟美是圖”的中國周邊外交都將走向失敗。中美在亞洲擁有共同利益,最大的共同利益在於保持亞洲的穩定和發展。大多數亞洲國家既不希望亞洲被中美任何一家主導,也不願看到中美爭奪亞洲。他們最希望中美合作,最擔心被迫在中美之間做選擇。中國應充分理解亞洲的特質和周邊國家的心態,在坦然推進自己的周邊戰略的同時,就亞洲問題同美國保持必要溝通和協調,努力促成中美在亞洲良性競爭、有效合作的局面。

  中國首先是亞洲的中國,然後才是世界的中國。一個良好、順暢的周邊環境是中國在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一個有所作為的周邊外交是中國在世界上發揮更大作用的前提。反向而言,一個不能妥善處理與鄰國爭端問題、不能有效穩定周邊秩序、不能帶動周邊國家與自己一道成長的中國,難以實現真正的崛起。以上任務對中國這樣一個不得不面對世界上最為複雜的周邊環境的大國來説,尤為艱巨,是歷史和現實留下的命題。新一代領導集體將對新時期的中國周邊外交做出怎樣的詮釋,相信即將開幕的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會將向世人提供更加明析的線索。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