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今開幕 習近平將發表主旨演講

2013年04月07日 08: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2013博鰲亞洲論壇年會將於7日舉行開幕式,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併發表主旨演講。論壇期間,習近平還會與多國政要、國際組織的負責人展開一系列密集會晤。至此,中國外交開始進入“博鰲時間”,高層間的頻繁互動將再次掀起高潮。

  在中國新一屆領導集體産生和新一屆政府開始全面履職的背景下,此次博鰲亞洲論壇的召開,受到海內外輿論的高度關注。博鰲亞洲論壇的機制已日漸成熟,但今次傳遞出深意、善意和新意,值得細細品味和解讀。

  習近平主旨演講備受關注 或成觀察中國聲音新窗口

  4月5日上午,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儀式,歡迎汶萊蘇丹哈桑納爾對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就任中國國家主席後為外國元首舉行的首場歡迎儀式,也標誌著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的高層外交活動正式拉開帷幕。

  根據博鰲官方發佈的消息,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4月6日起系列活動密集舉行,4月7日,論壇將舉行開幕式。據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透露,習近平將首次以國家主席身份偕夫人彭麗媛出席論壇開幕式。而習近平在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無疑是此次博鰲亞洲論壇的重頭戲之一,備受境內外關注。

  海外輿論日前刊文解讀習近平主席的首次出訪稱,中國新一屆領導人在國際場合的自然與從容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現了“習式風格”。因此,習近平在本屆博鰲論壇開幕式上發表的主旨演講,料將再次成為海內外觀察中國新領導班子內政外交政策的窗口。

  此後,習近平還將與30位中外企業家代表舉行一小時的對話,充分體現了博鰲亞洲論壇作為政商領袖對話平臺的特色。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亦認為,中國領導人將在此次年會上闡明對亞洲發展與合作問題的看法。更有輿論分析稱,習近平出席本屆論壇開幕式併發表主旨演講將把論壇影響力提升到更高水準。博鰲亞洲論壇這個重要平臺,有助於讓世界加深對中國和平發展道路、互利共贏開放戰略的理解。

  三天密集安排54場討論 政商學界共論前沿話題

  本屆博鰲亞洲論壇將圍繞“亞洲尋求共同發展:革新、責任、合作”的主題,三天的會程將進行54場討論,政、商、學界人士匯集博鰲共同探討前沿話題。翻開本屆論壇的日程表,有關公共外交、國際關係、國際戰略等涉及地區安全的議題均被引入。

  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首次出訪四國,其中三個是非洲國家,此次博鰲亞洲論壇2013年年會上,亦將首次出現非洲分論壇。而除了“非洲:古老大陸的新崛起”分論壇外,論壇還將討論“拉美:新大陸的再轉型”、“重振歐洲的核心競爭力”、“大選後的美國與亞洲”等議題。

  博鰲亞洲論壇研究院執行副院長楊希雨説,美國作為現今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亞太地區的發展不能沒有美國,但是美國在美亞關係中發揮怎樣的作用,將成為論壇討論的重點。

  作為經濟論壇,企業家依然是本屆論壇年會的主體。報名本屆論壇的參會代表分別來自4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企業代表1221人,佔82%,今年共有32位世界500強企業的董事長、CEO出席論壇,而與此相對應的是,在論壇的議程安排中,多個重量級論壇都與企業話題相關,其中包括由25位頂級CEO出席的閉門“腦力激蕩”;省長CEO對話會等。

  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論壇對中小企業的發展十分關注。今年1月16日至18日博鰲亞洲論壇針對中小企業發展中的問題專門舉辦了一次論壇活動,論壇主題為“堅守、創新與超越:中小企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而在4月6日,論壇發佈一份《小微企業融資發展報告:中國現狀及亞洲實踐》作為本屆主要論壇活動的“開胃菜”。同時,本屆論壇年會的議程中的“小而美:中小企業的成功之路”也包含了對中小企業的關注。

  本屆論壇尤為關注青年話題,青年領袖圓桌會議將從多方面給予青年精英展示理念和思想碰撞的空間。論壇還特別邀請臺灣星雲大師為青年講解心理壓力的排解與消化,體現了對年青一代的關懷。

  有媒體分析稱,博鰲亞洲論壇2002年舉辦首屆年會,此後多年的議題主要圍繞亞洲區域內經濟合作與發展展開。2005年後,年會上探討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亞洲新角色、亞洲推動全球增長等議題,將亞洲議題與世界發展緊密相連。2010年後,年會論壇逐步將議題擴展到全球範圍,關注G20、新興經濟體、美歐金融監管法案、世界經濟展望等更寬廣的議題。

  此外,本屆論壇也致力於在細節方面推陳出新。據媒體報道,雖然年會參會陣容龐大,但論壇積極踐行綠色環保理念,不僅減少了鮮花擺放,而且在餐飲和住宿等方面也“厲行節約”,力爭將論壇辦得既“豪華又綠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