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李克強:用法治精神建設現代經濟、現代社會、現代政府

2013年03月17日 11:11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和副總理張高麗、劉延東、汪洋、馬凱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與中外記者見面,並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王鵬攝

  [人民日報記者]總理您好,我是人民日報和人民網的記者。很多人都認為,新一屆政府所面臨的任務十分艱巨。那麼,我想請問總理,您的施政目標是什麼?您打算首先去解決的主要問題又是什麼?謝謝。

  [李克強]這是個大問題啊。關於施政目標,可以説中共十八大已經做出了全面部署,這就是本屆政府的施政目標。在我們離實現現代化越近的時候,遇到的風險和挑戰就會越多。

  偌大個中國要解決的事很多,如果説主要問題的話,我想:第一,還是持續發展經濟。可以料想,未來中國經濟環境依然是嚴峻複雜,我們要居安思危,也要處變不驚,保持經濟持續增長,防範通貨膨脹,控制潛在風險,使中國經濟不發生大的波動。

  要努力去實現2020年的目標,測算一下,這需要年均增長7%的速度,這不容易。

  但是,我們有有利的條件,有巨大的內需。關鍵在推動經濟轉型,把改革的紅利、內需的潛力、創新的活力疊加起來,形成新動力,並且使品質和效益、就業和收入、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有新提升,打造中國經濟的升級版。

  第二,是不斷改善民生。也就是説要著力提高城鄉居民,特別是低收入者的收入,持續地擴大中等收入的群體。

  第三,是要促進社會公正。公正是社會創造活力的源泉,也是提高人民滿意度的一桿秤,政府理應是社會公正的守護者。

  我們要努力使人人享有平等的機會,不論是來自城市還是農村,不論是來自怎樣的家庭背景,只要通過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取得應有的回報。不論是怎樣的財富創造者,是國企、民企還是個體經營者,只要靠誠信公平競爭,都可以獲得應有的收穫。

  解決這三個問題,也可以説是實現三項任務,還需要有三大保障。一是建設創新政府,依靠改革開放使經濟社會充滿活力;二是建設廉潔政府,增強政府的公信力、執行力和效率;三是建設法治政府,這尤為根本,要把法律放在神聖的位置,無論任何人、辦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許可權,我們要用法治精神來建設現代經濟、現代社會、現代政府。

  推進這三項任務的實現,應該説要付出艱辛的努力。好在我的前任溫家寶總理和已經離任的同事們打下了好的基礎,我們對他們表示深深的敬意。我們也堅信,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中共中央領導下,依靠13億人的勤勞、智慧,我們會不斷地走向成功,去實現民族復興、實現現代化。謝謝。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