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個人資訊安全引高層關注 資訊保護有望裝上“法律重甲”

2013年03月14日 11:18 來源:法制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個人資訊安全洩露嚴重引高層關注 個人資訊保護有望裝上“法律重甲”

  垃圾短信、騷擾電話,網路時代,個人資訊安全問題日益嚴峻。全國“兩會”期間,這一問題得到了高度重視。

  3月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作全國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時指出,要“以法律形式保護公民個人及法人電子資訊安全,確立網路身份管理制度,明確網路服務提供者的義務和責任,並賦予政府主管部門必要的監管手段”。

  當前網際網路個人資訊安全包含哪些風險?如何“以法律形式保護公民個人及法人電子資訊安全”?對此,記者採訪了業內人士及專家。

  個人資訊安全洩露呈連鎖反應

  記者了解到,隨著網路技術的發達,一些個人資訊洩露的源頭都在網際網路,而且容易出現連鎖反應。

  去年年底,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檢察院依法批准逮捕了陳某、唐某、肖某和張某4名犯罪嫌疑人,這4人涉嫌盜竊大型購物網站京東商城大量用戶的賬戶資訊。經查,陳某與肖某為初中文化程度,唐某與張某僅為小學文化程度。

  據了解,2012年2月,嫌疑人陳某從其叔叔陳某某、老鄉周某處獲取了一個存有800多個京東商城客戶賬號及密碼的文檔,一套查看上述賬戶內資金情況的軟體。其後,陳某開始在他位於廣東省東莞市常平鎮某小區的住處內,使用自己的臺式電腦,利用上述軟體對京東商城客戶的賬戶進行掃描。盜刷賬戶內的資金,在網站上下訂單購買平板電腦、黃金飾品、手機、彩票等商品。

  陳某以上述手段盜竊京東商城1620余名客戶賬戶內的資金,在京東商城網站上購買價值約10000余元的物品。

  2012年3月初,嫌疑人陳某將這一存有京東商城客戶用戶名及密碼的文檔,通過QQ拷貝給嫌疑人唐某,唐某於是採取同樣的方式,在其位於廣東省東莞市的家中,盜刷京東商城用戶賬戶內的資金,購買商品。唐某共盜竊了京東商城40余名客戶賬戶內的資金,購買價值約7351元的物品。

  據海澱區檢察院的檢察官介紹,2011年年底,嫌疑人肖某、張某就已經受雇于周某並在湖南省衡陽市的網吧,盜刷京東商城客戶賬戶內資金,在京東商城網站上下單購買商品。

  2012年3月16日,在相關部門配合下,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民警將4人抓獲。記者了解到,上述事件與此前發生的一起網際網路個人資訊洩露事件存在緊密聯繫。

  2011年12月21日,以國內最大的開發者社區CSDN.NET為主的多家網際網路用戶註冊資訊庫被駭客盜取,涉及的用戶資料在5000萬以上,資料洩露的賬號可能涉及網易郵箱、QQ郵箱、人人網、京東商城在內的多家網站,該事件被稱為CSDN泄密事件。同期,天涯社區論壇4000萬用戶數據洩露。上述案件嫌疑人獲取的京東商城客戶數據,就源自於CSDN泄密事件洩露的數據庫及天涯社區論壇洩露的數據庫。

  “由於違法成本低、收益大,網際網路個人資訊安全問題形勢嚴峻。”北京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亞太網路法律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劉德良説。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