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求真務實團結鼓勁——國際輿論關注中國兩會會風新變化

2013年03月14日 08:5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13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圖為部分境外媒體記者在記者會上採訪。新華社發

  在中國全國兩會召開期間,一些外國媒體、專家對會議新風高度關注並予以讚揚。國際輿論認為,此次兩會展示出了求真、務實、團結、鼓勁的清新氣象。

  會風清新樸實

  “阿拉伯新聞網”近日撰文指出,本年度的中國兩會明顯呈現一些新的特色,最主要的表現就是會議更加注重務實,不講“虛的”和“空的”。文章認為,這一特色與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所倡導的執政風格息息相關。

  埃及赫爾萬大學埃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問題專家亞西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今年中國的兩會會風清新樸實。

  阿根廷《號角報》近日刊文,稱讚中國兩會期間拒絕奢華的會風。報道説,代表們帶上自己的牙刷、吃普通飯菜,迎送也減少了,這些新做法是由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推動的。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日前強調,要堅定決心,有腐必反、有貪必肅,不斷剷除腐敗現象滋生蔓延的土壤,以實際成效取信於民。他還要求官員們保持節儉。

  印度尼西亞《雅加達郵報》網站日前刊文關注中國兩會。文章説,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措辭比較平實與改文風的要求有關。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黎良福對本報記者説,在會上,我們觀察到許多勤儉節約的細節,兩會工作人員的負擔也減輕了。在勤儉節約方面,這一屆兩會表現得很突出,希望這樣的好風氣可以持續下去。

  親民特性愈顯

  墨西哥國立自治大學經濟係教授、墨中研究中心主任恩裏克杜塞爾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要完全讀懂中國兩會上的報告仍有些困難,但可以透過一些分析和摘要清晰地感受到兩會代表、委員提出的諸多問題切實反映了民眾的心聲,有些討論觀點針鋒相對、切中要害,中國的兩會越來越具有親民特性。

  巴基斯坦主流媒體《今日巴基斯坦報》網站9日刊文指出,在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倡導下,本次中國兩會更加務實和親民,並將更多的議題聚焦在民生方面。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學院中國項目協調員李明江副教授認為,此次中國兩會在形式上有一些新的變化。首先,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中農民代表的比例有了一定增長,這樣更具有公平性。其次,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同社會媒體、新興媒體的互動更多。他認為,如今的人大代表具有更強烈的責任感,提出了一些老百姓關注的問題,並注重利用媒體推介自己的想法,讓更符合民生的政策主張通過網路媒體放大影響,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國際形象提升

  巴西利亞大學亞洲研究中心負責人、中國問題專家萊托恩説,“我一直在關注中國的兩會”,中國兩會會風有一些可喜的變化,更加“接地氣”,這有助於進一步提升中國政府在國際社會以及公眾中的形象。

  美國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政治係教授斯坦利羅森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説:“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十八大後提出反腐敗要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對查處領導幹部違紀違法案件和解決發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同樣重視,這非常好!”羅森希望中國將厲行節約的做法長期堅持下去,他還告訴本報記者,自己不久將到加拿大演講,會向聽眾介紹自己觀察到的中國新變化,包括會風的改進。

  墨西哥學院亞非研究中心教授、中國問題專家莉莉亞娜阿索夫斯卡對本報記者説,她注意到,自習近平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中共高層在依法治國、反腐倡廉等方面頻發信號,外界對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大力提倡簡約、務實作風讚不絕口。

  俄羅斯科學院遠東研究所首席研究員羅曼諾夫表示,中共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加大反腐力度,同時要求削減國家不必要開支,這得到了中國社會的積極評價。在兩會期間,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都響應習近平總書記在2012年提出的“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的號召,代表的起居條件更為節儉,言論更為精煉而求實。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