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人大校長:學生所議論的微博熱點我都知道

2013年03月13日 10:43 來源:京華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今年46歲的陳雨露是中國最年輕的部屬高校校長之一,陳雨露身上有眾多頭銜,中國人民大學校長、人大代表、經濟學家、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前天,陳雨露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暢談學生心理素質、高校食堂飯菜貴等熱點問題。

  談到學生,他説“自己更喜歡當一名老師,新生的第一節國際金融課永遠是我親自授課”。他還説人大每年會通過網路等五大渠道蒐集學生最期待解決的20件實事,“每年解決20件,10年就是200件,這就不得了了”。

  大學是要以學術為中心,大學的行政化不在大學本身,而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如何落實高等教育、如何尊重大學的規律,大學內部做的就是如何充分發揮教授治學的作用。

  ——陳雨露

  □資助學生

  圓夢計劃招生名額將擴大

  記者:您的前任紀寶成校長曾介紹過“圓夢計劃”,這種針對全國貧困家庭的孩子免試上人大的措施,今年是否還會推行?

  陳雨露:這是個常設項目,未來不會調整變動。圓夢計劃最重要的是要達到預設的目標,圓夢計劃招收到的學生確實屬於農民家庭,而且三代沒有出過大學生。從我們第一年來看,通過網上公示、媒體追蹤,完全經得住推敲,但是有一個貧困家庭因為不相信這個好事情,我們少招了一人。

  記者:跟蹤這些貧困家庭學生的成績了嗎?

  陳雨露:這些孩子的共同表現是學習非常努力,很珍惜這個機會,學校對這些同學中基礎弱的同學給予一些幫助,特別對數學外語課給予一些幫助。生活上,學生處有專門的人盯著,看看他們入學後還有什麼生活上的困難。目前,生活、學習的情況都非常平靜,我們想把明年的圓夢計劃名額擴大。

  記者:今年人大的自主招生工作還會有哪些改革或者嘗試?

  陳雨露:針對大學生體質差的問題,從今年開始,人大的自主招生將增加體育測試,採取的辦法是自願,學生如果願意參加體質測試,測試成績好的,會加5分。體育測試項目是三項,我們改來改去,就是想真正招到三好學生,當然統招做不到,自主招生就可以先嘗試了。

  □心理調節

  博士生最愛光顧“減壓小屋”

  記者:現在很多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較差,您怎麼看?

  陳雨露:我們招大學生是通過考試,所以品德都是假定合格的。但是,進入大學後,如何能夠持續教育好,這是可以研究的。我想,一個人的教育,從學前教育開始到大學,應該形成一個一以貫之的對學生人格進行塑造的教育辦法。不過,這個跟應試教育是衝突的,要研究配合的辦法。每個人一生中都在同時上三個學校,除了課堂的,還有家庭的,還有網上看到的社會大學。三個方面都要有機地協調起來,真正對人格進行塑造教育。

  記者:人大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有哪些嘗試?

  陳雨露:我們的大學生宿舍樓有個“朋輩小屋”。這是我從斯坦福大學學習來的,同學自己給自己解壓。有些同學業餘學習心理輔導,跟斯坦福大學的老師學習,然後獲得認證,就可以到小屋進行輔導了。我了解到,目前朋輩小屋,人很多,敲門就去。以前,有些同學覺得有些事情跟老師説心理壓力大,不願説。到小屋裏,同學之間交流很方便,小屋一週三天開門。學校大約有10個宿舍樓,每個樓裏邊有兩個,已經搞了三年了。我了解,去的人從本科到博士生都很多,博士生去得最多。此外,學校裏邊的整個教學樓、宿舍樓、辦公樓都設立了心理諮詢室。

  □通州校區

  新校區2016年招學生

  記者:人大通州校區哪年招生?

  陳雨露:計劃是2016年第一期開始,目前在徵地拆遷,當然這中間可能會遇到困難,但通州區非常重視,歡迎人民大學過去。我們有信心如期完成建設。

  記者:哪些學生會到新校區?

  陳雨露:這是一所混合校區,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我們的計劃是,本科生大一、大二在通州,大三、大四需要實習,就回到城裏,研究生也是一部分過去。此外,我們也配套建設所有附屬設施。

  □辦理實事

  補貼800萬力保食堂有瘦肉

  記者:您上微博嗎?陳雨露:不上。但我們人大有個專門機構——校辦資訊處,他們蒐集資訊,同學微博上議論最多的事情我都知道。

  記者:這些微博對您的工作有幫助嗎?

  陳雨露:有,現在每年我們要為學生辦20件實事,這些實事就是通過網路、工會、校務委員會、老幹部處、校長接待日等五大渠道收集上來的。

  記者:20件實事如同政府機關辦的實事嗎?

  比如有哪些?

  陳雨露:比如今年的20件包括學生反映的體育活動場地小等等,解決問題的措施是體育場開放的時間要延長,晚上延長,早上早點開,中午也不關。原來很多體育設施允許外邊的人辦卡玩,現在減少外邊辦卡的人,給同學來用。我想,任何一件實事重要的是要辦理得紮實一點,10年就是200件,不得了啊。

  記者:學生食堂價格貴在高校好像是個長期問題?

  陳雨露:人大食堂貴的問題去年解決了,之前人大的學生在網路上反映食堂價格高,而且品質差,全都是肥肉。我們專門做了一個食堂價格平準基金,補貼食堂,每年800萬元,是從學校的經費拿出來的。這樣學生們一天平均下來18元到20元左右,相比原來節省2元錢,重要的是飯菜的品質上來了,有瘦肉了。

  □環境治理

  將幫通州研究改善水質

  記者:人大與北京市有哪些合作?

  陳雨露:人民大學現有的文化産業園營業額達到350億元,每年為北京上繳30多億元的稅收。其中,新的通州校區有個産業園,人民大學將發揮人文科學優勢,為北京作出貢獻。此外,人民大學環境學院是在國內該領域最早建成的學院,將服務於北京市的生態文明建設。

  記者:環境學院為北京在做科研項目?

  陳雨露:科研加人才培養。我舉例説,比如人大通州校區周邊的三條河,水質較差,包括地下水的水質也不太好。當然通州人飲用的自來水跟北京城區是一樣的,絕對是合格達標的。但是地下水、河道的水質需要改善,北京要把通州建設成城市副中心,因此一定要加大水質的治理工作,人民大學環境學院過去後,肯定要加強這方面的研究,承擔這個責任。

  記者:如何改善通州的地下水水質?

  陳雨露:環境學院主要是通過生態水過濾的方式,比如用建設濕地的辦法改善地下水的水質,目前還在研究試驗階段,通州具備這個條件,人大搬過去就開始做。

  記者:對於北京市的空氣污染問題,環境學院有什麼更好的治理辦法?

  陳雨露:我們主要做方案,比如要把空氣治理跟産業結構調整結合在一起。重點是解決燃煤的問題,減少燒煤的問題,比如説七環現象,現在北京市的路修到六環了,但是很多流動人口是住在七環,也就是城鄉接合部地區,他們燒劣質的煤取暖生活,這些都對北京的發展不利,也影響空氣品質。這是屬於大城市發展過程中的問題,但在北京最好不要出現了,尤其通州這些地區,經濟發展很快,絕對不能讓這一片地形成無序城鎮化,否則很難改進。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