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兩會也是一種民主示範

2013年03月05日 07:58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開微博的代表委員們,估計得有些心理承受力。幾千人的大會上,你提了什麼建議,發了什麼言,説了什麼話,除非被記者逮著了,一般不太會被廣而告之。即便是被傳統媒體報道,通常也是單向度地傳播,不認可你觀點的人,很難和你面對面地辯論;極端的反對者們,也不會指著你鼻子罵。微博不同,它會迅速被傳播擴散,“好事者”還會直接評論、責難甚至謾罵。這多半會讓一些人不適應,憤怒和委屈:我沒説錯什麼呀,怎麼就遭罵?

  其實,兩會需要一些對新媒體的認識。比如,微博的益處——參與者眾,傳播迅速,便於溝通,符合“議政”的需要。本來就是一個討論國計民生的會,要能讓更多人參與其中,發表意見;讓更多的利益被表達,多元的聲音被聽見。多一些議案提案,多一些爭論和質詢,多一些探討和爭鋒,議政才有品質和深度。不是每個議案、提案,每個代表委員的建言都無可辯駁,只是,我們看到更多的來自場外的不同聲音——如果不是面對面,它們更像是自説自話,而不是交鋒。議政的關鍵在議,因而,不怕針鋒相對、咄咄逼人,就怕沉默不語、視而不見。表達充分了,討論深入了,才可能形成有益有效的方案。

  當然,兩會上的交流碰撞,並不像微博上那麼簡單,一個“頂”或者轉發,就是一種態度。它需要爭論的各方都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理。對於代表委員而言,你提出的議案、提案、建議、意見,要有事實依據,有調研,有論證。

  一些問題,可不是拍拍腦袋想一下就能弄清楚,要有讓人信服的數據,不能是簡單的價值判斷,要有事實的支撐,甚至理論依據。簡單地表達觀點不難,要將觀點闡釋清楚,並且贏得支援,可沒那麼簡單。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