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劉志勤:中國負重爬坡,美國在等綠燈

2013年03月13日 10:40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劉志勤

  中國正在召開的兩會,是未來一段時間內中國政治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件。因為它進一步明確了中國未來十年以致更長時間內的發展總方針、總政策,保證中國在前進的道路上克服困難和挑戰,如期如質實現全面小康的民族復興的偉大歷史使命。中國正負重行走在上坡的路上。筆者認為,中國必須首先處理好和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國的複雜關係,才可能為自身的發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

  日前房寧先生曾在《環球時報》刊文提出,“美國在路口,中國在路上”,令人耳目一新。但筆者認為,美國雖然在路口,並不是迷失方向,不知左中右,會犯方向性錯誤。更確切地説,美國是在等綠燈,一旦綠燈亮了,美國將毫不猶豫地一路向前,直到下一個路口。而中國雖然在路上,卻是負重走在上坡的路上。爬坡遠比走在平坦大路上要吃力費勁,但這就是中國的現狀。中國沒有理由因為美國在路口“等候”而感到欣慰,相反,應當奮力爬坡,才可能儘快趕上蓄勢待發的美國。

  中美之間有三點相同點與不同點,相互交叉,有很好的借鑒意義。

  首先,美國已跨過可能給經濟帶來崩盤威脅的“財政懸崖”,暫時獲得了調整和喘息的機會。中國目前正面臨著“債務漩渦”的風險威脅。2008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投入的刺激經濟資金高達十數萬億元,加上銀行和金融機構的貸款,中國企業和中國社會始終在“負重”前進。

  其次,美國經濟的復蘇正在穩步顯現作用,它重新關注製造業,並進一步開放市場以吸引外資。美國正在重塑華爾街的形象,華爾街的信心指數,將直接影響到美國和全球的經濟走向。中國也在調整自己的發展方針,發揮中國式“金融街”的獨特融資功能,尋找促進經濟保持高速發展的新引擎。筆者認為,在改善現有城市現代化的同時,發展新的城鎮規劃,使新的城鎮從建成起就具有現代化的各項功能。在這一點上,中國的包袱比美國等西方國家更大更沉重。

  中國現在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問題是,中國如何向世界提供一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地位相匹配的貨幣體系,如何使人民幣的地位得到實質性的提升。中國必須加強國際合作,積極參與國際法規的制定,給未來的人民幣留下有話語權的席位。中國的經濟最終能否和美國一樣發達,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人民幣的國際地位是否足夠強大。沒有金融體系的支撐,就成不了真正意義上的經濟強國。

  第三,中美兩國都面臨啟動新一輪改革的歷史壓力。美國在改變,這對中國是個有益信號。因為中美兩國在各領域都存在深入合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如果只有中國一家在不斷改革,而美國不變,世界不變,中國的改變將受到制約。中美兩國就難以找到利益的切合點。中美雙方不僅僅要成為“利益的攸關方”,更要成為“利益共創方”和“利益共用方”。

  美國長期以來總想“教育”中國成為“負責任的大國”,近來又反覆要求中國“學會按規則辦事”。其實,中國也應當教會美國成為一個“講道理的國家”。中國有句老話“有理走遍天下”,如果世界各國都懂得“講道理”,不依靠軍事干涉、人權干涉橫行世界,就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紛爭。

  中國正在走發展的上坡路,不能有絲毫鬆懈。上坡的路,不進則退,只能一鼓作氣。中國的最終目標並非超過美國,而是要不斷超越自己!▲(作者是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