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10年、4萬億元,為何沒換來“天藍水甜”?

2013年03月08日 09:00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10年、4萬億元,為何沒換來“天藍水甜”?——代表委員建議儘快扭轉環保投入“低效症”

  “下決心解決好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大氣、水、土壤等突出環境污染問題,用實際行動讓人民看到希望。”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對社會廣泛關注的環境污染問題給予積極回應。

  一些代表委員在審議報告時指出,我國政府始終沒有放鬆環境治理,保守估計最近10年用於環保的總投入應在4萬億元左右,之所以環境問題仍沒有大的改觀,癥結之一是環保投入上存在“低效症”。他們建議,“好鋼用在刀刃上”,在進一步加大環保投入的同時切實提高利用效能,用真金白銀換來“天藍水甜”。

  ——環保投入巨大,環境問題猶存

  兩會期間,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企業家發出了一份倡議,希望用10到20年的時間,投入10萬億元,有效解決中國環境污染問題。

  事實上,我國政府在環保上的投入不可謂不巨大。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環保投入大幅增加,環保部參與分配的中央環保投資超過260億元,比2011年增加50%以上。“十二五”期間,我國生態環保投入將達3.4萬億元。

  一些代表委員給記者算了個賬:我國現在環保方面投入佔GDP比重雖還不到2%,即便按保守的我國在環保方面投入僅佔GDP比重的1%多一點來計算,最近10年間,我國環保總投入應在4萬億元左右。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