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各地代表團如何向媒體開放?

2013年03月08日 08:31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3月6日,重慶代表團向媒體開放。新京報記者趙亢攝

  新京報製圖/許英劍

  今天上午,西藏代表團開放。從3月5日開始,參加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的各代表團陸續開放。

  代表團開放,意味著境內外媒體都可以旁聽代表審議,並可以在審議結束後,向在場的代表提問。截至昨天,在34個各地代表團中,已有包括江西、遼寧等30個代表團開放團組。

  代表團以何種方式安排開放,往往體現了地方對媒體的態度。

  話語權

  “主持人也不掌握”

  江西代表團是最早一批開放的代表團。

  3月5日下午,江西代表團在駐地中國職工之家酒店舉行全體會議,審議工作報告。此次審議有所不同,除了代表和工作人員,現場還涌入大批記者。

  境內外記者將代表團圍得水泄不通,只有在代表團開放時才可能出現。

  江西代表團共有代表81名。開放日當天,156名記者到場,他們分別來自80家國內外媒體。面對面前林立的錄影機和照相機,江西省委書記蘇榮説,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機槍大炮。

  在這種場合向當地黨政高官提問,一般不會被拒絕。

  代表團開放前一天,一位來自中新社的記者曾給江西省長鹿心社遞上採訪函,希望省長接受她的採訪,但是省長因為“當時沒有時間”,未能接受採訪。

  在開放團組時,這位記者終於搶到機會,向省長提出了她的問題。鹿心社在回答她的提問前記起了這位記者:“我印象中,你追問過我。”

  坐在旁邊的主持人、省委書記蘇榮説,記者多了不起,在人代會上,可以直接提問省長。

  蘇榮還拿出這個記者之前遞上的條子,讀了起來:您在“政聲心聲”中説,發展不好江西,就對不起革命先烈,你的壓力大嗎?

  蘇榮説,你看,關心省長壓力大不大,對省長特別體貼。他特意告訴現場記者,省長之前就説過,如果在會場上來不及回答,一定要找個機會跟她談談。

  80多家媒體,搶奪為數不多的幾個採訪機會。能否搶到話筒,比是否被主持人點到名更現實。蘇榮感慨,“主持人也不掌握話語權”。

  開放量

  從2004年場次增多

  江西、遼寧都是近些年最早開放的代表團。2008年以來,這兩個省份都選在3月5日下午開放團組。

  新京報記者統計,在近些年的兩會期間,3月6日和7日是代表團密集開放的時間。在十一屆全國人大的5年期間,在這兩天開放的團組分別為25個、25個、22個、22個、26個。今年于這兩天開放的團組更是達到了28個。

  按歷年全國人大會議議程,3月5日下午至3月7日,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國民經濟計劃報告和預算報告。

  一位南方代表團的新聞官表示,安排在此期間開放,是因為審議政府工作報告,代表們有切身體會,有話説,而且意見比較集中。

  十一屆全國人大期間,一般代表團每次會議只開放一次,但也有例外。

  寧夏和澳門是開放次數最多兩個代表團。

  2010年,代表團普遍增加開放次數。3月8日上午,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舉行全體會,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作關於選舉法修正案草案的説明。會議結束後,27個代表團同於上午9點45分在人民大會堂開放團組,審議選舉法修正案草案。

  江西代表團的新聞官鐘鳴説,代表團可以在駐地開放,也可以在人民大會堂開放,具體開放日期,由各代表團初步確定,相關方案報會議新聞組,並由新聞組協調確定。

  全國人大開會期間,代表團向媒體開放已成為定式。從2004年開始,代表團團組會議開放場次增多。

  代表團審議“一府兩院”報告,境內媒體可以旁聽,但不能提問。團組開放時,境內外媒體都可以進入會場,並可以向代表發問。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