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衛生部:先看病後付費易福利過濫 不宜全面推行

2013年03月07日 08:24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絕大多數醫生每天都在救死扶傷,無意被奉為“白衣天使”,也不容忍被醜化為“白狼”。

  ——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認為,醫患矛盾主要是因為民眾的醫療服務要求與我國優質醫療資源不足及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滯後造成的。醫生和病人都是醫療衝突的受害者。

  ●為滿足患者就醫需求,很多大醫院開放號源,導致很多醫生超負荷工作。與辛勤付出不相匹配的是醫生的收入和社會地位的相對下滑,這就是一些醫生對醫改持消極觀望情緒的原因。

  ——黃潔夫認為,今後醫改方案設計應讓醫生有較高社會地位和體面收入。

  “醫院沒有不搞‘科室核算’的,您給我們發過工資嗎?您説醫院先救人後收錢,這筆花費是您給還是民政局付?”一個早在2007年就誕生的“小醫生含淚10問衛生部長”的帖子再次引發關注。

  昨天,在政協會議醫衛界小組討論上,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公開回應這位醫生網友。黃潔夫坦言,“如果基層醫生對醫改如此困惑和沮喪,中國的醫改就無法成功”,並指出,在沒有具備“全民免費醫療”條件前,“先看病後付費”不宜全面推行。

  靠財政搞“醫藥分開”難長久

  黃潔夫表示,由於我國對醫療服務長期存在不合理的價格管制,大部分醫療服務定價並未考慮人力成本,醫生勞動價值得不到合理體現。在扭曲的價格體制下,公立醫院以藥養醫和檢查收費成了普遍的補償機制。北京有多家醫院在嘗試支付體制改革,試行醫藥分開。黃潔夫説,這是一項有意義的改革嘗試,但政府財力是有限的,單純用財政去補貼醫院因取消藥品加成造成的損失難以長久。

  “無論是政府還是公立醫院本身,都難以用過去行之有效的計劃手段來配置醫療資源。”黃潔夫認為,如果沒有一個符合當前醫療市場運作規律的醫保支付制度綜合改革,很難形成一個合理的醫院補償機制。黃亦坦言,公立醫院改革前景尚不明朗。

  “先看病後付費”難大範圍推行

  最近,媒體報道引發公眾關注的“先看病後付費”能否全面推行?黃潔夫説,在沒有具備“全民免費醫療”條件前,“先看病後付費”不宜全面推行。他以英國的全民衛生服務為例,“由於操作不當産生社會福利病,造成財政負擔過重,福利過濫,最後受害的還是老百姓”。

  黃潔夫説,事實上,現在的醫改,要錢找財政,醫保支付要找人社部門,要編制找編辦,價格得找物價局……衛生部門其實只是負責衛生事業的一個技術部門,具體進行醫改時,更多地只能依靠真正掌握實權的其他各級政府部門,如果無法取得共識,“先看病後付費”只能是在衛生部主管的新農合基金“先行墊付,及時結算”框架下,作為縣級公立醫院或鄉鎮衛生院改善醫療服務流程,方便農民就醫的一項措施,無法在全國範圍內,特別是城市大醫院實施。

  代表觀點

  公立醫院應剝離“特需”

  全國人大代表鐘南山稱,醫改首先應明確不同醫院定位;呼籲國家重視全科醫生

  昨天,全國人大代表鐘南山在駐地舉辦小型記者會。這位以直言聞名的醫生、院士也在關注醫改,思考公立醫院改革路徑,他呼籲國家重視全科醫生、重視鄉村醫生,“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網點,讓患者從大醫院有效分流,而不是擴張大醫院”。

  公立醫院應剝離“特需”

  談到公立醫院改革,鐘南山坦言,中國目前還沒有真正的公立醫院。中國公立醫院其實是公辦民營醫院。

  “沒辦法,財政投入太少,大概只佔醫院運作成本10%左右,醫院只能想辦法賺錢才能生存。”鐘南山説,現在公立醫院改革非常矛盾。降低藥價,責任制,甚至要“醫藥分家”、藥品零加價,增加醫事服務費。“在政府沒有形成長效的補償機制情況下,取消藥品加價,醫事服務費收上去,不還是一樣沒減輕患者負擔嗎?”

  鐘南山認為,醫改首先應明確不同醫院的定位。公立大醫院的職責是什麼?在鐘南山看來,首先是解決疑難病;其次要做研究,做好疾病的早防早診早治;第三,要把下面掛鉤的基層醫院、基層醫生培訓好,能夠解決常見病、多發病。“可如果把這三條都做好的話,三甲醫院病人會大大減少。醫院靠什麼活?”鐘南山自嘲地説。

  但鐘南山也表示,公立醫院改革需要一個過程,“因為中國太大了,每家公立醫院都要政府出那麼多錢,確實困難”。“但方向一定要堅定:公立醫院一定要逐漸增加公益性,剝離特需服務。”鐘南山説,在國際上,特需醫療服務,都是由高端的私立醫院來做;中國的特需醫療服務,也須由正規的民營醫院承擔起來。

  “醫改要注重人的培養”

  如何破解群眾看病貴、看病難?鐘南山認為,醫改中,應把全科醫學放在非常重要位置,“我非常熱衷壯大全科醫生隊伍”,鐘南山説,全科醫學搞好了,很多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由全科醫生構建的基層衛生服務網路一旦運作順暢,將解決大醫院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全科醫學是非常系統的醫學門類。在鐘南山看來,現在,我國的全科醫生還不太“全”。“能看常見病,還要能知道患者病情發展後,須要轉到大醫院的哪個科”,鐘南山説,不要以為這些問題大醫院的專科醫生能解決。“全科醫生對專科醫生將來是極大的促進。”

  個案

  青海省長:住院後結算沒發生欠賬

  新京報訊 (記者王姝)截至本月,青海省“先住院後結算”制度已實施5月。昨日,在青海團媒體開放日現場,青海省省長駱惠寧表示,迄今為止,“先住院後結算”制度未發生一起惡意欠賬事件。

  自去年9月起,青海省開始在省、州(市)、縣、鄉四級公立醫院,推行“先住院後結算”,即住院時不用交押金,出院時只需結清自付費用。享受上述待遇的不僅包括有醫保和新農合的城鎮職工、農民,而且還包括無姓名和居住地等身份證明的“三無”病人。

  駱惠寧説,由於“先住院後結算”實施效果良好,所以今年將擴大範圍。此外,今年,青海將打通城鎮職工醫保和新農合醫保,即統一城鄉醫保標準。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