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寄語兩會:溝通很重要

2013年03月05日 08:0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轉發 列印

  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發佈會上,傅瑩女士閃亮登場,同眾多中外記者進行了很好的溝通。作為人大歷史上第一位女發言人,她漂亮地完成了自己的首秀。

  看她的答記者問,我們不難發現如下特點:其一,自信。在有關政治體制改革的答問中,她充滿對中國道路的自信。這種自信不是強詞奪理,而是娓娓道來,是那種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做得怎麼樣之後,從容流露出的對未來的信心。其二,坦誠。在回答有關預算問題時,她坦陳自己也是剛剛學習這個概念。其實,我們都知道,沒有人天生就會,沒有人“無所不知”,然而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承認這一點。她這種坦誠讓人感到親切。其三,勇敢。在回答日本記者的提問時,傅瑩不卑不亢地説,所謂“中國咄咄逼人”的印象,不僅日本有,還有一些國家也有;但是,更多中國人的看法恰恰相反,認為在國家遇到挑釁的時候,應該表現得比現在更強硬一些。

  兩會是一個溝通的平臺。民意代表和國家機構之間、代表委員相互之間、與基層群眾之間、與記者之間,都需要很好的溝通。有些溝通方式看起來是比較盲目和混亂的,比如會場上一群記者追著某某明星代表委員跑的情況應該少一點,而平心靜氣、理性智慧的對話應該更多一點。

  中國的事業需要好的溝通。在新媒體時代,微博、微信極大地拓展了人們言論的空間,極大地豐富了人們交流溝通的渠道。在這些話語空間裏,只有形成自信、坦誠、勇敢的溝通風格,才能更好地激發中國社會的活力。(楊凱)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