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兩會期盼幸福中國的新期待——各地幹部群眾寄望全國兩會

2013年02月27日 08:49 來源:光明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春意漸濃,全國兩會臨近。這不僅是關乎國家的大事,也是老百姓每年熱切期盼的盛會。百姓對今年兩會寄予何種期待?日前深入各基層單位採訪,傾聽百姓心聲。他們雖身份各不相同,關注點也各有側重,但這些願望都有一個共同之處,那就是——對代表委員寄予厚望,期待全國兩會能給百姓生活帶來更大改善。一字一句,凝結祝願,也凝聚信心。

  期盼1

  空氣更清新 環境更美好

  陳飛(浙江省永嘉縣渠口鄉珠岸村農民、永嘉縣綠色環保志願者協會會長):我家住楠溪江畔,山清水秀,但後來,整條江到處都是塑膠袋。農村塑膠袋越來越多,污染了我的家鄉。我希望在城鎮的農貿市場和農村加大對限塑令的宣傳力度和管理,讓每個人都與“白色污染”鬥爭到底。我曾當選過全國人大代表,為環保事業奔走了13年,呼籲了13年。建議國家設立環保彩票以解決環保投入資金不足的問題,無形中也擴大環保宣傳。

  甘景林(廣西柳州市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作為環保局長,我和所有市民一樣,都希望空氣更清新環境更美好。我希望能創新環境監管方式,推動環境管理模式轉型,進一步完善污染源與總量減排監管體系、環境品質監測評估考核體系、環境預警與應急體系等,不斷提升環境科學監管水準,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環境權益。要營造人人關心環保、支援環保和參與環保的社會氛圍,讓環境保護成為個人意願、全民意識和社會美德。

  期盼2

  家長負擔不重 孩子上學不累

  苗逢雨(內蒙古四子王旗東八號鄉農民):雖然在呼和浩特打工有10多年,有穩定的水暖技術工作和收入,但因為沒有城市戶口,孩子上學難始終是我最大的心病。上初中時,托關係進了市裏的一所中學,還交了1萬元的贊助費。上高中,當地的擇校費每年8000元,我現在就開始為孩子上學的事情到處奔波。現在孩子上學是省了書本小錢,但卻花了大錢交贊助。我的期盼是,國家要出臺相關政策,讓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在就業城市上學享受同等待遇。這個問題事關幾億進城務工人員的切身利益和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應該儘快解決。

  樊萍(海口市龍華區文化館館長):我家姑娘馬上就要上小學了,為了讓小朋友不被繁重的作業壓彎腰,我現在逢人就問:“你們家小孩就讀的學校佈置的作業多嗎?有沒有哪所學校教學品質不錯,作業又少?”作為一位80後的年輕媽媽,我希望女兒不要像自己那樣,童年被湮沒在無休止的學習中。如果她每天早上7點就要睡眼惺忪地去學校,回家後寫作業寫到深夜11點甚至更晚,我會很心疼。期盼教育部門和學校能切實把減輕中小學生負擔落實和體現到每個孩子身上,讓他們能享受到真正的素質教育,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