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邁出重要的一步

2013年02月06日 10:46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國務院批轉的《關於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若干意見》正式公佈了,這是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措施,對於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經濟持續快速增長,收入分配製度改革不斷推進,與基本國情、發展階段相適應的收入分配製度基本建立,居民收入水準也不斷提高。同時,收入分配領域也出現了一些不均衡、不公平的問題,突出表現為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收入分配秩序不規範,隱性收入、非法收入問題比較突出,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等等。對此,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各級政府陸續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例如,各地不斷提高最低工資標準,不僅調整的頻率快,調整的幅度也很大,近三年年均增長21.8%;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從2005年以來實現“九連調”,翻了一番多;農村居民收入增速連續三年快於城鎮居民;扶貧標準大幅提升到每人每年2300元。儘管收入分配狀況開始出現積極變化,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有所縮小。但是,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反映我國居民收入差距的基尼系數仍然偏高,加快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是一項十分緊迫的任務,更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盼望。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千方百計增加居民收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實現發展成果由人民共用。當前,我國已經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定性階段,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是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迫切需要,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與和諧穩定的根本舉措,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內容,是體現社會主義本質的必然要求。

  《若干意見》在分析當前形勢基礎上,全面闡述了下一步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的總體要求和方向,提出兩個“堅持”、三個“重點”、四個“目標”。在總體要求中,明確要在發展中調整收入分配結構,著力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體制環境,強調要堅持初次分配和再分配調節並重,體現了初次分配以市場為基礎、注重效率、創造機會公平的競爭環境,再分配以政府為主導、更加注重社會公平的原則。《若干意見》從初次分配、再分配、農民增收和分配秩序等四個方面,提出了30條政策措施,積極回應了社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如:促進就業機會公平,促進中低收入職工工資合理增長,建立健全國有資本收益分享機制,完善公共資源佔用及其收益分配機制,更多財力用於保障和改善民生,完善高收入者個人所得稅的徵收、管理和處罰措施,加大扶貧開發投入,規範收入分配秩序,等等。

  經過較長時間的醞釀,收入分配製度改革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當然,也要看到,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必須與國有企業、行政體制、財稅金融體制等相關重點領域改革協同推進。《若干意見》的重點在於指導性、原則性,還需要出臺配套方案和實施細則,才能取得預期的改革成效。同時,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調整,很難期望通過一個文件就能畢其功於一役。因此,我們要充分認識這項改革的艱巨性和複雜性,併為此付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