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2013部委新舉措:關鍵詞——改革

2013年02月05日 13:21 來源:半月談 字號:       轉發 列印

  歲末年初,中央多個部委相繼召開工作會議對2013年工作作出部署,而“改革”則成為各大部委新年工作的關鍵詞。社會保障、工資住房、財稅價格、戶籍制度……各大部委的改革舉措涵蓋民生建設、經濟體制、社會管理、生態文明等多個改革攻堅領域,令人耳目一新。

  改革促民生

  改善民生成為多個部委新年改革舉措的重要著力點。國家發改委和人社部率先於2012年12月18日召開年度工作會議,提出一系列旨在加強和改進民生工作、不斷完善社會保障的改革舉措,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探路。

  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2013年爭取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取得新進展,要深入推進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健全全民醫保體系,改革醫保支付制度,推進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機制建設,鞏固完善基本藥物制度和基層運作新機制,推進公立醫院綜合改革。

  在同日召開的全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提出,2013年,人社部要研究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全國統籌辦法;修訂失業保險條例。推進醫療保險城鄉統籌,加快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搞好大病保險試點。

  圍繞工資制度和收入分配改革,尹蔚民表示,2013年要改革國有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嚴格規範國有企業特別是中央企業負責人薪酬管理。健全工資支付保障制度,全面治理農民工工資拖欠問題。完善企業工資制度、公務員工資制度和事業單位工資制度。

  對於2013年的工作,住建部明確表示將繼續堅定不移地搞好房地産市場調控,首先要繼續貫徹落實好既有調控政策。配合有關部門繼續加快推進房産稅改革試點擴大工作。

  除了繼續發揮限購政策效應以外,還要繼續嚴格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稅收政策。住建部部長姜偉新表示,一方面要堅決抑制投機投資性住房需求,另一方面要支援合理自住和改善性需求。

  改革謀發展

  經濟領域的改革力促經濟結構調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能源局、稅務總局、國資委等部委相繼表態,2013年將持續推進財稅、價格和資源環境等領域的體制改革,優化經濟發展結構,增強經濟增長動力。

  在財稅領域,財政部部長謝旭人表示,2013年將繼續落實好支援小微型企業發展的各項財稅政策,支援企業特別是小微型企業健康發展。清理取消不合理、不合法的收費項目,降低偏高的收費標準,減輕企業和社會負擔,推動經濟結構調整。

  稅務總局提出,2013年要擴大“營改增”試點範圍,合理調整消費稅稅率結構、徵收範圍和徵稅環節,完善資源稅,制定環境保護稅改革方案,落實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賈康認為,資源稅改革有望成為基礎品價格改革和電力體制改革攻堅克難重要的切入點。

  在能源價格方面,國家發改委明確表示,2013年要穩步推進資源性産品為重點的價格改革,完善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實施重點電煤與市場煤價格並軌,推進天然氣價格改革,完善居民階梯電價政策。能源價格改革大幕將進一步拉開。

  無獨有偶,1月7日,國家能源局局長劉鐵男在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宣佈,2013年將深化能源體制改革,深入研究深化能源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積極開展試點示範。

  改革提升幸福指數

  如果説經濟、民生領域的改革舉措意在鑄造經濟社會快速健康發展的助推器,那麼政法和社會管理領域的改革則是為進一步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數。

  中央政法委提出,2013年將推進勞教制度改革、涉法涉訴信訪工作改革、司法權力運作機制改革、戶籍制度改革等四項重點工作,全力建設“平安中國”“法治中國”。

  專家認為,中央政法委提出的四項改革無一不是瞄準政法領域最難啃的硬骨頭,無一不是關乎進一步推進民主法治進程,體現了中央以人為本、依法治國的執政理念。

  對於公眾關注的勞動教養制度改革,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姜偉表示,改革勞動教養制度已經形成社會共識,相關部門已做大量調研論證工作並廣泛聽取了各界意見和建議,正在研究具體改革方案。

  在國家發改委、中央政法委的年度會議上,推進戶籍改革也提上兩部委2013年的工作日程。國家發改委提出,2013年將加快戶籍改革;中央政法委也表示,將統籌考慮各地經濟社會發展水準和城市綜合承載能力,穩妥有序推進戶籍改革。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廉政研究院院長喬新生認為,改革戶籍制度的同時,應加大政治經濟體制改革和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的力度,使我國的戶籍制度改革成為推動城鎮化健康發展的潤滑劑,成為中國現代化的推動力。

  此外,歲末年初,以簡政放權為特點的行政體制改革再提速。

  2012年12月24日,國務院向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提交了一份決定草案,提請最高立法機關授權其批准廣東省暫時調整部分由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項目。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12月28日作出決定,授權國務院在廣東省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

  國家行政學院教授竹立家分析稱,由最高立法機關授權國務院批准地方政府暫時調整部分法律規定的行政審批,“向外界傳遞了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那就是中國將堅定不移地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

  引領改革實踐

  中央各部委既是頂層設計的謀劃者,也是各項改革的實踐者,在國家最高決策和各個具體行業領域之間起到至關重要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眾多中央部委在歲末年初接連推出系列改革舉措,密集釋放改革信號,是黨的十八大後中國改革再出發的具體展現,也是改革藍圖在部委工作進一步細化的結果。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世情、國情、黨情繼續發生深刻變化,國際國內各種風險挑戰增多,對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提出了更加緊迫的要求。唯有披荊斬棘、萬難不辭,才可能度過‘攻堅期’、涉過‘深水區’”。 國家發改委經濟體制綜合改革司負責人説。

  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的開局之年。2012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深入研究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明確提出改革總體方案、路線圖、時間表。”

  在這種背景下,如何通過改革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如何通過改革讓社會公眾分享改革發展的成果、如何落實十八大有關改革的精神和部署,成為各大部委首先考慮的問題。

  十八大吹響繼續深化改革的號角、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示範的執政新風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改革議題,無不在各部委的工作規劃中留下鮮明的印記。

  展望2013年,相信在全國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改革事業必將取得更加輝煌的成就。(《半月談》2013年第2期,記者 張建華)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兩岸新聞  臺灣新聞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