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12部委聯合推進 九大行業將掀兼併重組新浪潮

2013年01月23日 13:54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儘管對於現代商業社會來説,企業兼併重組早已不是什麼了不起的消息了,但是昨天一條有關兼併重組的新聞卻是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昨天,由工信部、發改委、國資委等12個部委著力推進的九大行業兼併重組終於啟動。這九大行業包括汽車、鋼鐵、水泥、船舶、電解鋁、稀土、電子資訊、醫藥、造船和農業等。

  重組牽動4千億市值

  九大行業一共涉及到900家左右的上市公司。這佔到了目前A股上市公司的一半,總市值超過4千億元。為何要對這些行業進行兼併重組?本輪行業重組又將如何前行?

  浙江金港船業有限公司曾是浙江省臺州市規模最大的出口船舶企業,産品一度出口英國、希臘、瑞典、挪威等國家和地區。2010年以來,由於國內外經濟環境不景氣,公司的業績也是一天不如一天,直至幾個月前,金港船業申請破産倒閉。

  陳佩濱:現在造成競爭太厲害啦,我們競爭不了,跟別的沒法競爭啊,他們投資2000萬就可以接一條3萬噸的船了,硬體達不到就根本不能接這個船。

  回想起2004-2010年的經營,陳佩濱不由得連連感嘆好日子一去不復返,那時造船業一路高歌,銀行資本、民間遊資紛紛撲向造船業,臺州大大小小的造船廠拔地而起,如今市場訂單卻是稀稀兩兩:

  陳佩濱:那時候是很盲目的,因為整個國際航運形勢很好,就拼命的去發展。整個臺州達到大概60家(造船企業),什麼樣的船廠都能造船,一哄而起。現在好了,可以説90%的船廠都已經關門了。

  浙江金港船業目前還處在與銀行的官司中,要到年後才能出結果。作為企業重生的希望,陳佩濱希望政府能夠推動金港船業與其最大的債主、世界500強浙江物産集團的重組。此外,穩定的金融支援也至關重要:

  陳佩濱:一聽到行業不好馬上撤資,提到船廠,銀行電話都不接了。光伏企業也是一樣的,銀行沒有穩定的金融秩序,今年給你放貸,明年給你收貸,哪個企業能受得了。

  而不僅是船舶業,工信部等部委這次著力推進並購重組的九大行業絕大部分都存在類似情況,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

  朱宏任:如何緩解化解産能過剩的矛盾已經是中央提出來今年結構調整的重點任務之一,在緩解産能過剩的這個問題中,加大兼併重組應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

  朱宏任説,按照部署汽車行業到2015年,前10家整車企業産業集中度將達到90%,形成3-5傢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大型汽車企業集團。從船舶行業來説,到2015年前10家造船企業造船完工量佔全國總量的70%以上,進入世界造船前10強企業超過5家,形成5-6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海洋工程裝備總承包商和一批專業化分包商。在《指導意見》中,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強調一個詞--"集中度":

  朱宏任:在我們中國工業面臨著下一步轉型升級的過程中,我想特別要強調的是我們要的企業不是簡單的做大,而是希望企業做強,而集中度的提高實際上和做大做強的目標是一致的,而且是一個重要的路徑。

  培育龍頭企業帶動農業現代化

  在這九大行業中,前八個行業都有産能過剩的問題,但是,有個行業似乎和産能過剩挨不上邊,那就是"農業産業化的龍頭企業"。那麼,它又為何會被排進《重點行業兼併重組意見稿》中呢?

  雖然眼下正值寒冬時節,但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小張寨村的花卉種植大棚裏卻春意盎然,40多歲的張春慶種植的非洲菊在市場上頗受歡迎。河東區小張寨村村民張春慶:

  張春慶:一畝花棚一年能産二十萬隻鮮花,這一支鮮花平均兩毛錢的話,一年就是四萬塊錢的收入,我這三個棚一年就能收入十幾萬。

  像張春慶這樣的非洲菊大棚,在小張寨村就有120多個,靠著由龍頭企業牽頭的"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管理模式,每年光是賣到北京、上海等地去的鮮花就有2500多萬支。山東省臨沂市河東區農業局局長喬繼滄説:

  喬繼滄:現代農業的發展,需要先進的科學技術,需要先進的物質裝備,也需要先進的經營形式,龍頭企業恰恰是現代農業的新型載體,能夠很好的把這三個要素結合起來。現在我們每年用於支援龍頭企業的資金都在三千萬元以上。

  而這也正是中央強調要培育龍頭企業的原因。工信部總工程師朱宏任:

  朱宏任:像農業産業化的龍頭企業本身也需要對産業鏈上下游進行更加全面的整合,在我們國內已經有了一些這樣的企業,我們希望這樣的一個趨勢有利於進一步對我們這次十八大提出來的農業現代化給予一個實實在在的推動。而農業的産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本身也能夠帶動農業現代化,並且推動城鎮化的實施。

  採取市場化手段

  九大行業加速兼併重組,整合力度如此之大,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政府要更多地運用強制的行政化手段。朱宏任介紹,在這次調整中,和過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更多地採取市場化手段,堅持企業為主體,依照市場機制加以運作,政府的工作就是掃除兼併重組的障礙:

  朱宏任:政府在推動企業兼併重組的過程中一方面是營造一個適宜推動兼併重組的公平的環境,再一個是政府要提供政府應該做的公共服務,在這方面我們想特別強調的,就是在營造公平競爭環境的同時一定要高度重視,不要由政府通過拉郎配的形式整合自己區域內的一些企業。

  不過,朱宏任表示,在企業兼併重組碰到困難的時候,政府也會給予一些實實在在的支援。比如,有可能因為重組,有職工得離開企業,這時候就要保證讓他們得到很好的、妥善的安置。

  朱宏任:我們也在設計有關的政策,考慮是不是能夠在淘汰落後過程中需要安置的企業職工的政策,如果在兼併重組過程中也能夠推動淘汰落後政策的落實和實施,同時在這個方面能夠借鑒和考慮這方面的政策。(張棉棉)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