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衛生部副部長:器官移植依靠死囚是死路一條

2012年12月27日 10:25 來源:南方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衛生部副部長:器官移植依靠死囚是死路一條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表示,廣東的器官捐贈走在全國的前列。

  “還依靠死囚,器官移植就是死路一條!”26日,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在廣州舉行的衛生部與國際扶輪3450區關於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項目的簽署儀式上如是説。

  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省政協副主席、省衛生廳廳長姚志彬、中山大學黨委書記鄭德濤、香港食物與衛生局局長高永文出席了儀式。筆者獲悉,明年春節後公民器官捐獻將在全國推行,屆時還將成立相關公益基金,對器官捐獻者家屬進行人道主義物質補助。

  公民捐獻將逐步替代死刑捐獻

  針對目前器官來源問題,黃潔夫介紹,從2010年啟動人體器官捐獻試點以來,截至今年11月1日,已有38個試點單位完成了466例人體器官捐獻,捐獻大器官1256例。

  明年3月份,在試點中建立起來的器官分配與共用系統將在全國推廣應用。黃潔夫透露,“保守估計,我國將在兩年內公民器官捐獻取代死囚器官捐獻。目前隨著我國量刑改革,目前死刑犯捐獻的器官來源已逐年下降,如果只依靠死囚器官移植,就是死路一條。”

  黃潔夫還介紹,近期國家領導人層面也著力推進此事,很多高層官員都表達了捐獻意願,作為國家“三高合唱團(由高級知識分子、高級幹部、高級軍官組成的樂團和合唱團)”成員之一,黃潔夫在和140多名團員的接觸中,絕大部分都表達了捐獻的意願。

  將設“人體器官捐獻基金會”

  趙白鴿透露,在紅十字會的主導下,全國將建立起“人體器官捐獻基金會”,實現為器官貢獻者的貢獻和獎勵,並從經濟層面協助捐獻工作的順利進行。“該基金會的基金將用於器官捐獻過程中發生的必要費用、對捐獻者家屬的人道慰問和人道救助、為推動器官捐獻工作而開展的相關活動以及為保證器官捐獻機構運作而産生的相關費用。目前,基金會的各項籌備工作已進行了一年。”

  “為保證心理層面的救助工作,紅十字會還將重點培訓一隻專業的器官捐獻協調員隊伍,”趙白鴿表示,協調員除了要有愛心,還必須掌握心理援助技能以及社區工作能力。

  黃潔夫強調,器官捐獻工作的性質是無償的,基金會的成立,是為了獎勵捐獻者。

  器官捐獻要防止權利尋租

  “器官捐獻不能是一種炒作!”黃潔夫表示,要防止器官捐獻工作衍化出權力尋租空間,更要堅決警惕金錢買賣。對於非法進行器官移植的醫生,衛生部將給予取締從醫資格。

  “為了更好地實現透明化運作,我們引入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機構進行監督。” 黃潔夫説,這一次衛生部與國際扶輪3450區共同簽署關於人體器官捐獻與移植合作項目,有利增加器官捐獻分配和使用的公平性。

  “受國家衛生部委託,我們近期所開發的中國器官分配與共用系統,實現了無人為干預的器官分配方式,”香港大學外科學系研究主任王海波表示,資訊化手段有助於實現隨機性的器官分配,將器官分配給最需要的病人。

  【聲音】黃潔夫:如遇不幸,願捐器官

  11月份,黃潔夫在廣州兩天做了三例肝臟器官移植手術,引起了廣泛關注。作為衛生部官員,又長期致力於推動器官捐獻工作,黃部長是不是一名捐獻志願者?26日,黃潔夫直接回應媒體提問:“我是二十年前就已簽了志願書,如果我不行趨勢,器官又還有用,我願意獻出器官幫助有需要的人。”

  同時,他也澄清了一個我國人體器官缺口數據。“媒體普遍報道我國人體器官缺口在100-150萬左右,但實際情況是,國內器官移植需求應該在20-30萬左右。”黃潔夫表示,雖然實際需求量相比有所減少,但目前我國每年進行的手術量只有1萬多例,供需明顯不平衡。與此相比的是,美國每年等級移植需求在11.7萬左右,實際進行手術為2.8萬,手術供需比達到1:4,所以我國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

  【相關】趙白鴿:將發佈成都募款發黴傳聞的調查成果

  近日,網上爆出成都紅十字會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設立的捐款箱,多年未取,直到今年六月份才開箱清點,共有捐款6116元。更令人驚訝的是,開箱後箱內紙幣長出白毛。有的捐款箱破損,多數被棄倉庫。

  “今天已第一時間派調查組去調查,也要求各省紅會清查相關情況。”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常務副會長趙白鴿回應,紅會作為一個受委託人,擔負著為市民表達捐獻的責任,應避免出現這種情況。“網路和媒體的監督對紅會有很大的幫助,發現問題應儘量解決。”

  趙白鴿表示,在還未調查清楚事實之前,尚不能下決斷。是否存在工作人員瀆職的責任,通過社會監督員等聯合調查後,紅十字會將會發佈相關調查結果。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