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王岐山赴美商貿磋商 中共新領導層首度訪美引關注

2012年12月19日 08:0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王岐山18日啟程赴美,率團出席第23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外界預料,期間奧巴馬等美國政要將與他會面。分析認為,這不僅是十八大後中共新領導層的首度訪美,也是中共實現“代際交替”、奧巴馬總統新任期開啟後中美高層的首次互動,意義重大值得關注。

  2012年是尼克松訪華和中美“上海公報”發表40週年,中美雙方在這個“關鍵年份”裏,高層互動頻密,雙邊關係發展勢頭良好。王岐山此次訪美,不僅延續了今年以來中美高層頻繁互動的趨勢,也凸顯“承前啟後”的意義。

  外交學院副院長秦亞青指出,在雙方領導層換屆的背景下,未來一個時期,中美關係能否保持正常運轉併為今後工作打開好的局面,中美間的政策協調更為重要,“在此時期,中美高層需要及時地進行一些資訊傳達和交流”。

  對於中美高層此時互動的特殊含義,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研究中心主任何偉文認為,王岐山此行將傳遞一個明確的信號,“新一屆中共領導人會繼續堅持改革開放,歡迎美方前來投資,在中國市場公平競爭,對發展中美經貿合作充滿了期待。”

  王岐山此訪率領的陣容頗為強大,代表團由外交、商務、科技、財政等20余個政府部門官員組成。他本人也將與美國商務部代理部長布蘭克、貿易代表柯克共同主持此輪磋商。觀察認為,這表明中國政府對中美經貿關係的高度重視,傳遞出中方進一步發展雙方經貿合作的積極願望。

  眾所週知,經貿合作是中美關係的“壓艙石”、“穩定器”,當前中美已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數據顯示,2011年中美雙邊貿易額達4467億美元,在投資方面,美國是中國最大的外資來源地之一,也是中國企業海外投資的首選目的地之一。

  但伴隨經貿關係的深化,中美經貿間的摩擦也並不鮮見,僅2012年,中美經貿摩擦的“噪音”就不絕於耳。其中,智慧財産權摩擦漸成為雙方博弈重點,摩擦範圍也向能源資源、戰略性新興産業擴展。何偉文説,自2009年至今,美國對中國發起的“雙反”調查一共46起,“337條款”調查49起,主要集中在電子資訊産品方面,涉及智慧財産權、專利等。

  他認為,隨著中國對美國出口産品結構逐漸高端化,涉及到知識、技術密集型産品增加,智慧財産權問題也將會相應增加。

  不久前,美國代理商務部長布蘭克也指出美方對此輪商貿磋商的關切。他表示,希望雙方在促進美對華出口、智慧財産權保護等方面取得實質成果。

  “傳統上經貿是中美關係的‘穩定器’,但是目前中美在經貿領域的競爭正在凸顯。”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朱峰表示,經貿領域中美合作與競爭並存,在這種情況下務實的對話溝通就更顯重要。

  在這一點上,成立於1983年的中美商貿聯委會就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兩國政府在經貿領域最早建立的對話機制之一,對擴大雙邊經貿合作、維護中美經貿關係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該機制更注重解決具體的經貿問題,有中美貿易摩擦的“滅火器”之稱。不少專家認為,這將為推動雙方增信釋疑、加深經貿合作發揮關鍵作用。

  剛剛結束的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中國經濟將著力實現“穩中求進”,外界關注會議所確定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將會對具有全球影響的中美經貿關係産生何種影響;連任後的奧巴馬面臨國內棘手的經濟和財政等問題,本輪磋商能否為今年以來頻發的中美經貿摩擦“滅火降溫”、未來世界兩大經濟體間將如何互動等也備受矚目。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則認為,除了保證現有的各個層面的溝通機制暢通以外,中美未來還要擴大充實機制化的對話渠道,來管控分歧,擴大合作。(完)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