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調查顯示中國21天帶薪假期倒數第一 巴西立陶宛居首

2012年10月09日 14:15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10月5日,京港澳高速路上出現車輛擁堵現象。當天下午,在該高速路上有車輛發生交通事故。拍者 樊凡

  7.4億人次。

  十一黃金周7.4億人次集中出行,一些高速公路出現擁堵和景點爆棚;是否恢復五一長假引發爭議

  □新京報記者 朱柳笛 吳偉 孟祥超 實習生 王磊 北京報道

  在剛過去的十一黃金周,國內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出行,本想擁有一段幸福旅程。

  然而,當他們作為遊客踏上免費開放的高速路,遭遇交通癱瘓擁堵;進入一些景區,遇到人流超出客容量,下山無路……假期的愉悅,開始在人山車海中消失。

  有媒體稱,十一長假期間出現的各種擁堵,暴露的是平日裏帶薪休假制度的不足。

  什麼樣的休假制度才是合理的?對此,觀點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應加強帶薪休假制度建設;另一類是建議恢復五一黃金周。

  不管如何,目前的擁堵的“中國式休假”亟待擴容。

  “幸福出行”

  9月30日,在廣深高速火村收費站,車輛前進1公里需要50分鐘。

  在國內,其他高速也出現超過12小時的堵車,比如京滬高速。

  30日淩晨4:00,大學生殷洪英和家人駕駛兩輛私家車,準備從北京回老家過中秋節。

  剛上京滬高速,擁擠的車流將兩輛車衝散,後來再沒會合。隨後,便是漫長的堵車。

  高速路上擁堵的情景,讓殷洪英蒙了:服務區的廁所擠得水泄不通,著急上廁所,跨欄杆的,“找大樹”的男性比比皆是;堵在路上的人們,走下車,踢鍵子,遛狗、壓腿和抽煙。

  GPS上顯示3個半小時的路途,殷洪英和家人一共花費了12個小時。

  張小晴,一家國企的行銷員經歷了高速擁堵説:“感覺不到旅行的美好。” 為了避開十一齣行的高峰期,她特地挑選了9月29日出發,前往青島。

  整個過程並不是她設想得那樣美好,清晨6:00,前往北京南站的地鐵人聲嘈雜,人們拉著行李包裹,在車廂裏擠作一團。

  抵達目的地,青島海灘邊上的情景,也讓她失望:無論是吃飯還是上廁所,都需要排隊;摩肩接踵的人群讓她覺得眼暈。

  有人形容,這是一場“災難式”休假,而不是“幸福出行”。

  全國假日辦一組相關數據顯示:全國納入監測的119個直報景區點共接待遊客3424.56萬人次。

  高速公路免費通行,中秋節與國慶重疊,多地數百個景區實行優惠價格……各種因素促成了中國7.4億人出行,創下同期的新紀錄。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