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愛國和害國,只有一步之遙

2012年09月17日 10:15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日本政府罔顧歷史,非法“購買”釣魚島,公然侵犯中國領土主權,激起中國民眾的憤怒和不滿。幾天來,我國不少城市都爆發了針對日本的示威遊行。

  從不斷更新的微博中,可以看到這些抗議活動的進展。然而,我們需要反思的是,在表達愛國熱情的同時,如何能做到冷靜克制、保持理性。

  掀翻的汽車、冒煙的街道、暴戾的表情——當日本媒體幸災樂禍地稱中國抗日陷入“暴徒化”,並預測會給中國社會帶來動蕩時,“非理性”的抗議,正中以石原慎太郎為代表的日本右翼勢力的“下懷”。

  泄憤式的愛國,保衛不了釣魚島,更保衛不了國家利益、民族尊嚴。失去了對法律底線的恪守,激情就會變成惡魔。“義憤填膺”地打砸同胞的汽車,“同仇敵愾”地圍攻在華的日本人,吃霸王餐,搶劫店舖,這些暴行,跟愛國毫不沾邊。

  砸車,損害的是公民的個人財産;襲擊日餐店,累及無辜;抵制日貨,也讓國貨一併受損。全球化之下,各國的經濟已經彼此滲透融合,不由分説地抵制,很可能導致“玉石俱焚”。

  愛國和害國,有時候只是一步之遙,理性是兩者的分界線。釣魚島之爭以及中日關係,錯綜複雜,絕非“匹夫之勇”就能了斷。憤怒和衝動,不是解決問題之道。保持理性,才能應對複雜的局面,才能讓別人明白你的利益表達,才能獲得支援和尊重。而一旦偏離了理性,再理直氣壯的訴求,也會在“鬧劇”中化為烏有。

  以此來審視此次的遊行,在譴責一些暴力行為——它們必須得到嚴懲——的同時,也向那些理性的參與者致敬。

  15日,北京民眾在日本駐華大使館門前示威。當日,北京市公安局就在“平安北京”的官方微博發言:“在表達愛國熱情過程中,大家都保持了理性的態度,配合現場民警引導,現場秩序井然。在此,北京警方感謝大家的配合,謝謝大家!”

  “貴陽新聞網”的官方微博報道:“今天(15日)的貴陽,沒有人掀車、沒有人破壞同胞財産,所有人都理性地表達自己的愛國熱情,文明貴陽人,是理性的愛國者,決不會傷害自己的同胞。”

  網友“南京正在發生”的微博説:“總體來看,南京今天(15日)十分理性,沒有看到掀翻的日係車,沒有看到日係車被包圍,沒有看到店舖被砸,沒有看到縱火,沒有造成恐慌。”對於南京在示威過程的秩序,有網友稱讚説:“南京警方預案做得很好,執行也很到位,為今天南京的秩序立下汗馬功勞。”

  微博上轉發的湖北十堰市遊行現場的照片顯示,示威者秩序井然,警察手拉手站在遊行隊伍的兩側,護送他們前行。

  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如果缺少自律和管理,很容易演變為不受約束的集群行為,導致失控和暴力。愛國的表達是否理性,不僅取決於參與者的素養,也有賴於管理者的作為。如何維持現場秩序,如何應對突發事件,如何控制違法行為——這些管理理性,一樣不可或缺。

  16日,在廣州市民進行示威遊行時,廣州市採取了交通管制措施。市公安局在其官方微博上提示:請廣大市民依法、依規表達訴求,並服從現場民警指揮。對涉及打砸等違法行為,警方將嚴格依法進行查處! 市公安局同時轉發了廣州市政府新聞辦的微博: 沒有誰不能理解當祖國遭遇挑釁後同胞的憤怒,但靠泄憤式愛國表達,保衛不了釣魚島。理性愛國、奮力強國、精心治國,才能真正捍衛民族尊嚴。

  愛國,不是喊喊口號,圖一時之快,國與國之間的利益之爭,最終是綜合國力的較量。

  讓我們記住一個年輕人對 “中國該不該強硬反制日本”的看法。他説:我們要抵制日貨,並不是要砸自己的日貨,我們在各行各業,都要比它做得好。我們的官員,比他們的廉潔;我們的街道,比他們的乾淨;我們的橋,比他們的結實;我們的年輕人,比他們更有未來,更有希望。

  新聞中心 兩岸 社會 國際 臺灣頻道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