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新聞中心  >   時政新聞  >   正文

正確認識形勢 堅定發展信心

2012年08月24日 08:23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正確認識形勢 堅定發展信心
—— 一論做好當前經濟工作 

  實現經濟穩中求進的目標,必須全面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經濟形勢。這是統一認識、明確任務、做好當前和下一步經濟工作的基礎。

  經濟增長緩中趨穩、夏季糧油再獲豐收、物價漲幅進一步回落、新增就業持續擴大——今年以來,在複雜多變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中,在“GDP增速大幅下滑”的擔憂中,我國保持了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社會和諧穩定。這與世界上許多主要經濟體經濟持續下滑、失業狀況遲遲得不到改善形成鮮明對比。好成績來之不易,是黨中央、國務院科學判斷、正確決策的結果,是全國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奮鬥的結果,也是宏觀調控能力和水準進一步提高的結果。這充分説明,中央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穩中求進、把穩增長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正確處理速度、結構、物價關係,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方針政策是正確、及時、有效的。

  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依然嚴峻。向外看,國際金融危機的深層次影響還在不斷顯現,世界經濟復蘇一波三折,脆弱的市場信心更不易恢復,極易導致國際外匯、證券、大宗商品等市場持續波動,全球經濟增長低迷可能還會持續較長一段時間。向內看,我國經濟趨穩的基礎尚不穩固,擴大有效需求面臨不少制約因素,企業生産經營困難加大,結構調整任務艱巨,實現全年農業豐收尚存在不確定因素,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

  對此,我們既要增強憂患意識,對困難和風險高度重視,又要增強責任意識,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堅定經濟發展的信心和決心。

  強調憂患意識,就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充分估計經濟運作中已經顯現以及潛在的問題、困難和風險。不能認為經濟增速趨穩,就是最困難的時期已經過去;不能認為物價漲幅回落,保持物價穩定、抑制通貨膨脹就可以高枕無憂;更不能認為一些關鍵領域的宏觀調控和改革措施初見成效,就可以放鬆甚至放手。必須密切跟蹤監測經濟運作變化,及時發現新情況新問題。對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可能帶來的新衝擊,既做好應對短期突發影響的準備,也做好長期打算,提高抵禦風險的能力,牢牢把握主動權。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