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媒:柯文哲“白皮綠骨” 中間與深綠難兩全

2014年06月17日 10:5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臺大醫院醫師柯文哲有望以無黨籍身份代表綠營參選臺北市長,對此臺灣《中國時報》17日發文説,柯文哲“白皮綠骨”的形象深植人心,其參選後如何淡化“民進黨”色彩,繼續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援,既不成為民進黨的傀儡,又獲得深綠的票,亟需柯團隊思考、解決。

  文章摘編如下:

  柯文哲與民進黨另類結盟,大批民進黨員也進入柯競選團隊,表面上的“白綠聯姻”,加上柯P(編注:柯文哲外號)的高人氣,讓民進黨重燃對臺北市選情的希望,但白色力量(“白色力量”一語雙關,既顯示柯文哲醫生身份,又指區別於藍綠的無黨籍形象)的崛起,民進黨真的能從中獲利嗎?

  柯文哲宣佈參選臺北市長後,敢説直言的個性,備受中間及年輕選民青睞,從黨內初選到第二階段民調,一路牽制著民進黨,一舉一動都讓民進黨傷透腦筋,但民進黨礙于自己實力不足,在臺北市長這場戰役,不得不同意在野整合。

  “白色的力量”背後支援者,是一群不滿藍綠惡鬥的民眾,柯文哲深諳披綠袍參選,絕對是弊大於利,不斷跟民進黨跳探戈、搞曖昧,即使白綠聯姻大勢底定,民進黨打著沾柯文哲光的如意算盤,恐怕沒那麼容易。

  若柯文哲強掐連勝文的咽喉,成功打贏選戰,國民黨肯定受重傷。就民進黨而言,與柯文哲合作,成功終結國民黨在臺北市長達16年的政權,這筆交易看似沒吃虧,但也未必佔得了便宜,因為柯文哲的旋風,僅是代表公民力量的崛起。

  從學運到白色力量,民進黨始終無法代表最大在野黨的聲音和力量,柯文哲參選大勢底定,卻搞得部分黨員不滿,反倒引發失去黨主體性的爭議。倘若柯文哲勝選,也不代表民進黨贏回民心,2016想重返“政權”,民進黨就像柯文哲煩惱競選經費一樣,得多靠自己的力量。

  就柯文哲來説,過去幾次失言備受爭議,也被批評對市政毫無見地,在身旁幕僚建議下,近幾個月柯文哲幾乎沒出現爭議性言論,但自我意識過強的他,如何維持到年底選戰,減少“自走炮”的機率,對他來講是項考驗。接下來則是強化政見,讓選民相信他不只是“出一張嘴。”

  最重要的還是柯文哲“白皮綠骨”的印象深植人心,確定跟民進黨整合後,如何淡化“民進黨”的色彩,繼續獲得中間選民的支援,而且不要成為民進黨的傀儡,卻又要獲得深綠的票,眾多問題亟需柯團隊思考、解決。(文/林佩怡)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