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邱毅:綠營在大陸高唱“臺獨” 馬英九軟弱助長氣焰

2014年06月17日 10:54 來源:環球時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認清五大類“臺獨”真面目

  邱 毅

  賴清德受邀到上海訪問,竟然高唱起“臺獨經”,此舉不僅令大陸震驚,連臺灣各界也跌破眼鏡。過去民進黨政治人物“登陸”都還客客氣氣,隱藏其“臺獨”本質,這次賴清德一反常態,是情境的必然?還是偶然的意外?

  要探討上述問題,首先必須將當今“臺獨現象”做類型劃分。過去多將“臺獨”區分成顯性或隱性,我則將之區辨成“理念臺獨”、“政治臺獨”、“商業臺獨”、“防衛性臺獨”、“時髦臺獨”等五種類型。

  所謂“理念臺獨”有其文化背景,“臺獨”意識成為其一生追求的理想目標,即使在國民黨蔣家威權統治下仍死而不悔。在過去臺灣民主抗爭史裏,為“臺獨”理念鋌而走險或付出生命者不少,不過現在的綠營中,“理念臺獨”者已相當罕見,大部分人連“臺獨”是什麼都説不清楚。

  相對於“理念臺獨”,“政治臺獨”倒是很多。早年以“臺獨”作為反抗國民黨威權的口號,可爭取到選票從而踏上政治舞臺;現在喊“臺獨”除可樹立“反中抗中”的形象,還是鼓動民粹的“神兵利器”,李登輝、陳水扁都深諳此道。蔡英文在沉潛兩年受“太陽花學運”鼓舞后,似乎也準備走老路。綜觀“政治臺獨”並不具備“理念臺獨”之內涵,政治投機與政治利益是其主要的考慮。

  “商業臺獨”本質上可能並非“臺獨”,但這些人發現以極端“臺獨”民粹可獲取商業利益,便積極投入行銷。例如在臺灣曾叱吒風雲的汪笨湖,早年曾為統派文化人,但後來以“臺獨”民粹經營媒體獲得高人氣與高報酬。汪笨湖模式被許多後繼者效倣,如網路作家兼導演九把刀等人。這些憑藉“臺獨”品牌在臺灣取得龐大商業利益者,在面對大陸市場開放後更大的利益誘惑,也趨之若鶩地到大陸狠賺人民幣,這些人的特徵是在大陸絕不談“臺獨”,所有“臺獨”言行留著回臺灣再發揮。

  “防衛性臺獨”過去也有,主要是因恐懼“中共犯臺”而想依靠美日保護的“臺獨”。現在兩岸“三通”後,許多人無法接受大陸經濟快速發展,臺灣優勢不再的事實,於是“憂慮症”、“紅眼症”紛紛出現,更有“斷絕兩岸協商互動便可保臺競爭力”的天方夜譚。甚至,有些年輕人不敵大陸年輕人的強力競爭,因自卑感衍生排斥性的夜郎自大型封閉心理,便形成了“反中搞臺獨”的“太陽花學運”。

  最後一種叫“時髦臺獨”,這類人根本不知道“臺獨”為何物,他們跟著“臺獨”的社會運動起鬨,純粹是為了好玩時髦。而在網路盛行後,社交媒體成為“時髦臺獨”相互串聯、匯聚取暖的安樂溫床。

  上述的五種臺獨類型中,“理念臺獨”已式微,其他四種都還在成長中,尤其是“政治臺獨”帶頭衝鋒,“商業臺獨”推波助瀾,“防衛性臺獨”與“時髦臺獨”熱烈響應,便造成當前“臺獨”風起雲湧的怪異亂象,而馬英九政府的軟弱退讓更助長了臺灣內部的“臺獨”氣焰。因此,“賴清德現象”並不令人奇怪。▲(作者是臺灣前“立委”、國民黨中央委員)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朱煉 ]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