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臺灣頻道  >   時政  >   正文

臺灣糾結“用不用華為” 綠媒熱炒“國安”老梗

2014年05月27日 14:04 來源:東南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華為”、“4G”這幾天成為臺灣媒體上的熱詞,今天“立法院”將對“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新委員提名進行審議,此舉攸關華為的設備能否順利“登臺”,參與島內4G網路建設。不過,民進黨、臺聯黨以及親綠媒體又在炒“危害國安”的剩飯,危言聳聽地渲染華為來臺將會上演臺版“木馬屠城”。島內有識之士疾呼,利用經濟議題“逢中必反”,臺灣將踏上末路!

  不公平!華為對臺灣貢獻大卻遭封殺

  作為大陸一流的廠商,華為對臺灣經濟貢獻頗多。據臺媒披露,自2011年至今,華為對臺資企業的採購金額高達140億美元,不過臺灣並沒對華為“投桃報李”。去年10月17日,“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反而通過“綠委”提案,禁止採購華為設備。而臺“國安”單位也發函,希望NCC以“潛規則”封殺華為,全面禁止臺灣4G得標廠商購買華為設備。

  去年10月底,中華電信、遠傳、國碁等六家業者獲頒4G牌照,總標金額接近1200億元新台幣。4G牌照如此之貴,有業者企盼在鋪設4G網路時,能採購到比較便宜的通訊設備,儘量降低成本,而物美價廉的華為産品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鴻海集團旗下的國碁電子便有這個打算,但NCC尚未決定放行華為,也讓鴻海董事長郭臺銘大動肝火,前不久揚言NCC不給答覆就拒絕繳稅,還要將總部搬出臺灣。

  郭臺銘的“抗稅”言論在臺灣引發爭議,臺“科技部長”張善政5月中旬表示,撇開政治顧慮來考量,若經過技術檢驗後,發現可掌握,就應適度開放,必須就事論事。至於進度方面,他説,NCC將會同“國安”單位來辦理。張善政的表態,外界解讀為臺當局對鴻海採購華為4G設備一事態度鬆動。

  太極端!綠媒熱炒“危害國安”老梗

  華為4G設備能否入臺,NCC的態度變得很重要。今天,臺“立法院”將對NCC“委員”提名人進行同意權投票,臺聯黨昨天召開記者會向臺當局施壓,反對翁柏宗、杜震華出任NCC“委員”,因為他們對華為“態度不明確”。幾天前,“立法院交通委員會”召集翁柏宗、杜震華、陳憶寧等三位NCC準“委員”備詢,針對華為問題讓三人表態,翁、杜沒有明確表態,均稱“應尊重‘國安’單位的意見”,陳憶寧則聲稱“在‘國安’考量下,應向華為say no”。陳憶寧的態度,引發了綠營政客和媒體的叫好,紛紛讚其“有guts(勇氣)”。

  綠營反對華為的藉口,仍是“危害國安”的老梗。他們除了反華為外,還反對一切大陸製造的網路設備。“臺獨”色彩濃厚的《自由時報》刊發文章,稱臺灣電信業者雖向外商採購4G設備,不過,部分外商採用的相關産品,卻全是“Made in China”,還雇傭大陸工程師來臺安裝、調試,“一旦被人在設備中植入木馬,臺灣的網路及通話資訊,就可能全被中國(大陸)掌握”。

  對此,有島內網友批評説,部分媒體還在用冷戰思維看待商業活動,可悲!還有人説,華為的路由器、手機早就在臺灣佔有一席之地,若使用華為産品就會“木馬屠城”、截取機密,過去這10年,臺灣老早就被對岸“攻陷”了!

  傷自己!臺灣“逢中必反”不利發展

  愛立信、諾基亞等極少數歐美公司,長期壟斷臺灣電信設備市場。臺灣《旺報》近日發表文章痛批,某些在國際市場上節節敗退的廠商,卻仍被NCC同意作為臺灣4G主要供應商,令人不解。這種局面也導致資費虛高及服務品質不佳,完全不符合臺灣消費者的利益。據了解,在4G網路發展上,臺灣已在亞洲“四小龍”中墊底。

  去年華為超越愛立信,成為全球最大的通訊設備商,臺灣若能開放進口華為産品,對其增強4G競爭力會有一定幫助。不過,就如同服貿協議一樣,華為因為是大陸的,遭到強大阻力是必然的事,“反華為”當下儼然成為“政治正確”的表現。導報記者昨天在“立法院”採訪國民黨“立委”,他們大多對華為這個“敏感話題”不願多談,一位不願具名的“藍委”説,在華為問題上不宜過於“政治挂帥”,若能有效地管控風險,開放又何妨?如果事事都屈服於民粹壓力,臺灣未來就別想發展了!

  堅守“政治正確”,還是尋求“技術正確”,臺當局面臨抉擇。可以預見,即使NCC近期決定對華為“解禁”,那些自詡“愛臺灣”的政客、民眾也不會善罷甘休,定會借機興風作浪,華為“登臺”依舊路漫漫!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