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首頁  >   每日新聞  >   時政新聞  >   正文

習近平倡共築"亞太夢" 大智慧推發展新格局

2014年11月10日 08:39: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轉發 列印

  “中國發展將給亞太和世界帶來巨大機會和利益,中國願意同本地區各國攜手實現亞太美好夢想。”在9日舉行的2014年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開幕式上,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向與會21個經濟體、其他17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余名工商界人士發出“共築亞太夢想”的倡議。

  太平洋經濟合作全國委員會會長唐國強注意到,中國領導人提出“亞太夢”並做出詳細闡釋還是第一次。他認為這是中國特色外交思想的新實踐,體現了和平發展、合作發展、共同發展的外交道路和“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

  習近平説,我們有責任為本地區人民創造和實現亞太夢想。這個夢想,就是堅持亞太大家庭精神和命運共同體意識,共同致力於亞太繁榮進步;就是繼續引領世界發展大勢,為人類福祉作出更大貢獻;就是讓經濟更有活力,貿易更加自由,投資更加便利,道路更加通暢,人與人交往更加密切;就是讓人民過上更加安寧富足的生活。

  唐國強在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説,“亞太夢”的提出,體現了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的四種意識:全球意識、責任意識、合作意識、進取意識。APEC成立25年,亞太地區已成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亞太大市場已初步具備輪廓,經濟相互聯繫越來越密切,亞太一體化需求日益迫切,但也面臨一些挑戰,如經濟復蘇脆弱、新舊轉換困難、亞太一體化方向和重點不一致、自貿區碎片化等問題,中國拿出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承擔大國責任,將有助於新時期凝聚各方共識,構建亞太大家庭和命運共同體,共謀亞洲發展。

  習近平提出了為實現“亞太夢”需要作出努力的四個方面,包括共同建設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亞太夥伴關係,攜手打造開放型亞太經濟格局,不斷發掘經濟增長新動力,精心勾畫全方位互聯互通藍圖。

  唐國強説,這與本屆APEC提出的三大議題相一致,即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如果亞洲各國能攜手共同努力,互聯互通和基礎設施建設將成為今後10年、20年甚至更長時間,亞太地區新的經濟增長點和合作領域。

  習近平指出,中國經濟同亞太和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繫、相互依存不斷加深。中國發展給亞太和世界帶來的機會和利益是巨大的,帶來的商機是持久和無限的。中國將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也要努力使自身發展更好惠及亞太和世界。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告訴中新社記者,過去這些年特別是金融危機以後,中國經濟的引擎作用有目共睹。有樂觀預測,到2020年中國“走出去”的直接資本會有1.2萬億美元,累計帶來的進口有1.7萬億美元,給世界其他地方帶來的就業崗位將有700萬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會達到27%。

  張燕生説,“一帶一路”、絲路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構想和舉措,非常清楚地表明瞭我們有意願和有能力幫助其他國家,向亞太和全球提供更多公共産品。中國明確表示願意讓各國“搭便車”,一方面希望消除其他國家對中國發展的顧慮,另一方面也體現了中國和亞太夥伴同舟共濟、共用發展成果的責任和擔當。

  從“中國夢”到“亞太夢”,其核心都是經濟發展、社會穩定、人民幸福、社會進步。這一點在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都有共通之處,也容易引起各國民眾的共識。“正如習近平所説,時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亞太發展前景取決於今天的決斷和行動。”唐國強預計,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國攜手並進,“亞太夢”效果將會逐漸顯現,對於構建互信、包容、合作共贏的夥伴關係,共建共同發展、繁榮的新亞洲將發揮更大作用。(完)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新聞網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