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首頁  >   每日新聞  >   兩岸新聞  >   正文

全球500強CEO對話APEC 中國經濟新常態成最熱話題

2014年11月10日 08:36:00 來源:中國青年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全球500強的CEO來了1/4,還有十多個經濟體的領導人發表演講或是與商界領袖對話——為期兩天的2014年APEC工商領導人峰會,不僅聚集了多位商界大佬,而且政星閃耀。

  每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前的工商領導人峰會,已成為各經濟體領導人與工商界開展對話的重要平臺,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工商界活動。APEC會議的本意就是促進經濟體成員在貿易、投資領域的一體化進展,與企業的命運息息相關,各經濟體的企業家們也希望借機表達自己的訴求。

  此次北京APEC會議的工商領導人峰會,在11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演講中拉開了帷幕。他提到的“亞太夢”、“中國經濟新常態的特點和機遇”,成為隨後CEO與政要互動交流時頻繁出現的關鍵詞。

  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注意到,習近平主席提出要採取更加有效的措施把創新的引擎全速發動起來,更多地支援創新型企業。作為一家科技型企業的負責人,楊元慶對創新的重要性認識深刻,他甚至在一個演講環節,熱烈地稱讚了中國另一個科技型企業阿里巴巴所表現出的創新能力。

  楊元慶説,儘管阿里巴巴集團不是全球第一家做電子商務的企業,但憑著對商業模式的創新,讓這家企業成為美國紐交所IPO規模最大的企業。阿里巴巴的創新也在激勵著其他科技型企業,創新不僅有産品的創新,更有商業模式的創新。

  作為一家脫胎于國家級科研院所企業的負責人,楊元慶甚至還提到社會也要反思,是不是還要向過去那樣,國家支援的很多科研項目,雖然得了獎,卻因為不接地氣、找不到客戶的需求,最後被束之高閣。特別是在網際網路時代,政府應該成為規則的制定者,把創新的主體讓給企業,讓企業去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創新。

  企業家們都願意談政商關係,特別是談政府與市場的邊界在哪。不少企業家還注意到,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出,市場活力來自於人,特別是來自於企業家,來自於企業家精神。激發市場活力,就是要把該放的權放到位,該營造的環境營造好,該制定的規則制定好,讓企業家有用武之地。

  美國前貿易代表、美亞博律師事務所戰略顧問蘇珊施瓦布認為,政府確實沒必要成為創新主體。政府對創新最重要的支援是,在全社會構建一個有利於創新的生態系統,特別是要通過制定政策鼓勵中小企業的創新,讓有創新動力的中小企業都能成功。另一方面政府需要做的還有加強監管,包括對智慧財産權的保護等等。

  “政府最重要的事不是去投資,而是創造環境。”施瓦布説。

  全球物流公司UPS首席執行官大衛艾博尼則認為,在網路購物和物流業發展越來越迅速的當下,政府應該與時俱進,制定有利於這些行業發展的規則。比如説,在有的地區,海關通過的效率還很慢、網路經濟的發展還有很多制度性的障礙,導致物流業的成本居高不下,影響了行業的發展。政府要多聽取新興行業的意見,減少各環節的壁壘。

  加拿大商會會長兼首席執行官佩蘭比提説,他們的調查表明,APEC地區的投資還是在不斷增長的,所以企業家們對這一地區的經濟增長是有信心的,但大家也期待各經濟體的領導人切實承擔起各自的責任,為企業的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在一些經濟體內部已經有了商界和領導人對話的機制平臺,讓領導人知道商界需要什麼,也希望APEC各經濟體的領導人能切實為企業家們解決問題。

  比提還注意到,習近平提到政府要從管理者轉向服務者,為企業服務,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他希望,這能成為更多經濟體領導人的共識。

  有意思的是,比提也提到阿里巴巴集團,他説,就在11月8日,他還會見了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和馬雲一起討論如何促進中國的中産階級壯大。他們都一致認為,要擴大中國中産階級的群體就得做大中國國內消費,提升服務業在中國經濟結構中的比重。

  比提認為,他和馬雲等企業家産生共識的是,中國要調整經濟增長方式,其實就是習近平在演講中提到的“中國經濟新常態”的內容之一。他記得習近平給出的一組數據是,今年前3個季度,中國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48.5%,超過了投資。服務業增加值佔比46.7%,繼續超過第二産業。

  這組數字也被普華永道全球主席戴瑞禮注意到。他也有一組數據來證明中國經濟的變化,他説,今年6~8月,普華永道曾經對在APEC經濟體開展業務的635位企業家進行調研,他們共同的認識是,儘管中國經濟增長放緩,但並不認為中國市場失去了魅力。這些受訪者對其現有産品和服務在中國市場的發展比在國際其他市場更為樂觀。

  戴瑞禮特別強調,外商投資者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的評價是正面的。大部分企業對中國經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服務業方面,希望政府能加大對金融、技術等領域的支援。

  在戴瑞禮看來,不只是中國,整個亞太地區的投資環境已經發生很大變化,崛起的中等收入消費者群體對企業和政府的服務都會有新的要求。(本報記者 劉世昕 陳婧)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中國青年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