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首頁  >   每日新聞  >   時政新聞  >   正文

習近平新書APEC會議引關注 部分文章首發

2014年11月07日 08:35:00 來源:新京報 字號:       轉發 列印

昨日,國家會議中心APEC新聞中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受到中外記者關注。新京報記者

  昨日,國家會議中心APEC新聞中心,《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受到中外記者關注。新京報記者 侯少卿 攝

APEC新聞中心向中外記者免費提供近百種文字和音像資料,其中,多語種版本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最受歡迎,該書的中文和英文版最先被“搶光”。

  圖書封面

習近平新書APEC會議上最搶手

  解讀

  APEC新聞中心向中外記者免費提供近百種文字和音像資料,其中,多語種版本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最受歡迎,該書的中文和英文版最先被“搶光”。

  這本書對APEC參會者們同樣具有吸引力。據媒體報道,巴布亞紐幾內亞總理新聞官取到一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準備帶回去給總理閱讀。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這是第一部全面系統闡述習近平治國理政思路的著作,共收錄講話、談話、演講等79篇,有的文章為首次公開發表。

  與以往出版的領導人著作不同,本書首次增加關鍵詞索引目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面深化改革”、“改革開放”成為高頻詞。

  圖書目錄

  一,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三,全面深化改革

  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五,建設法治中國

  六,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七,推進社會事業和社會管理改革發展

  八,建設生態文明

  九,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十,豐富“一國兩制”實踐和推進祖國統一

  十一,走和平發展道路

  十二,推動構建新型大國關係

  十三,做好周邊外交工作

  十四,加強與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

  十五,積極參與多邊事務

  十六,密切黨同人民群眾聯繫

  十七,推進反腐倡廉建設

  十八,提高黨的領導水準

  摘錄

  我們要有釘釘子的精神,釘釘子往往不是一錘子就能釘好的,而是要一錘一錘接著敲,直到把釘子釘實釘牢,釘牢一顆再釘下一顆,不斷釘下去,必然大有成效。如果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結果很可能是一顆釘子都釘不上、釘不牢。

  實踐是不斷發展的,我們的認識和工作也要與時俱進,看準了的要及時調整和完善,但不要換一屆領導就兜底翻,更不要為了顯示所謂政績去另搞一套,不要空洞的新口號滿天飛。

  —2013年2月28日,在十八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

  不同語言版本存在細微差別

  位於國家會議中心一層的APEC新聞中心內,一張長條桌上擺滿近百種文字和音像資料,供中外記者免費取閱。

  長條桌近1/3的面積,被《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佔據。這裡擺放著該書中、英、法、俄、阿、西、葡、德、日9個語種10個版本(中文分簡體版和繁體版)。

  APEC會議北京市籌備辦宣傳文化組工作人員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新聞中心向媒體開放首日,該書發放量逾3000冊,中、英文版本發放量最多。

  義大利廣播電視公司記者馬可馬蒂耐利拿了一本《習近平談治國理政》閱讀,他説,作為駐華記者,自己必須知道有關中國領導人的最新新聞。

  一個月前,《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在法蘭克福書展舉辦首發式,即引來國際社會的關注。

  該書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會同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中國外文局編輯,由外文出版社出版發行。國新辦主任蔡名照在首發式上説,該書“回應了國際社會對當代中國問題的關切,開啟了一扇觀察和感知當代中國的重要窗口。”

  《他改變了中國:江澤民傳》作者、中國問題專家羅伯特庫恩評價:“世界對中國及其領導層的認識還存在不少誤解。現在不用再猜疑了。本書真實而全面地展現了習主席的所思所想。”

  一位出版界人士注意到,以往中國領導人著作往往先出中文版,再以此為基礎翻譯出版外文版,但《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則是中外文版同步推出。

  新京報記者對比發現,由於語言表述習慣不同,該書的不同版本之間存在個別細微的差別。比如,中文版有一張圖片説明為“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合影”,英文版除説明上述資訊外,還標注照片拍攝時間是1989年9月。

  有的文章為首次公開發表

  十八大以來,中央文獻研究室已經先後編輯出版了三本習近平論述摘編:《習近平關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論述摘編》《習近平關於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論述摘編》《習近平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論述摘編》。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上述三本書屬於按“專題”編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則是第一部全面系統闡述習近平治國理政思路的著作。

  該書收入習近平在2012年11月15日至2014年6月13日期間的講話、談話、演講、答問、批示、賀信等79篇,分為18個專題,還收入習近平各個時期照片45幅。

  18個專題分別聚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經濟發展”、“法治中國”、“生態文明”、“國防與軍隊”、“和平發展”、“新型大國關係”、“周邊外交”、“反腐倡廉”等熱點話題。

  附錄收入的是十八大後新華社推出的人物通訊—《“人民群眾是我們力量的源泉”—記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

  45幅照片中,既有工作照也有生活照,包括習近平1972年插隊回京探親時的照片,在福州任職時帶女兒玩耍時的照片,還有與父親習仲勳、母親齊心、夫人彭麗媛的家庭照。

  近期獲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習近平冒雨考察武漢新港”照片,並未收入書中。該書收錄的是同一場景下的另一張照片,其角度與一等獎照片略有不同。

  新京報記者對比十八大以來公開出版的習近平著作,《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有的文章為首次發表,例如《發揚釘釘子的精神,一張好的藍圖一幹到底》。此文是習近平在十八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的一部分。

  “中華民族”出現頻率最高

  在出版界人士看來,與以往出版的領導人著作不同,《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一書首次增加關鍵詞索引目錄,以方便讀者和研究者查閱。

  據不完全統計,索引按英文字母為序排列,收入了超過1000個詞條。

  新京報記者梳理,“中華民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改革開放”,是《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出現頻率最高的三個詞,分別為102次、76次和66次。

  此外,“中國夢”出現了59次,並平均分佈在各類領域的文章中。“全面深化改革”則出現了39次。

  在反四風、反腐敗領域,儘管沒有出現引用量超過50次的單個高頻詞,但相關詞彙比較多樣,比如“反腐敗”(11次)、“從嚴治黨”(10次)、“黨風廉政建設”(10次)、“黨要管黨”(7次)、“反腐倡廉”(7次)、“拒腐防變”(6次)、“懲治腐敗”(5次)、“物必先腐,而後蟲生”(2次),等等。

  在出訪演講時,習近平多次引用古文經典介紹中國傳統文化。根據該書索引,他在講話中引用過4次孔子,2次老子,孟子、莊子各1次。

  除了索引,《習近平談治國理政》收入300多個註釋。該書編輯組在“出版説明”中稱,為便於讀者閱讀,進一步增進對中國社會制度和歷史文化的了解,本書編輯時做了必要的註釋,附在篇末。

  以習近平在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為例,該文共有25條註釋,其中除了解釋“四項基本原則”等中國基本制度,還對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前任領導人做了註釋。

點擊更多新聞進入新聞中心 國際新聞 軍事新聞 科技新聞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王怡然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王怡然

原稿件來源:新京報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