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標簽:兩會領導人商談 | 經貿文化論壇 | 直擊海峽論壇 | 建黨91週年
您的位置:台灣網  >   首頁  >   每日新聞  >   時政新聞  >   正文

國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

2014年09月02日 09:33:00 來源:子曰師説 字號:       轉發 列印

  【子曰文化】

  作者:曹雅欣

  國學走入生活,

  傳統成為時尚!

  科普國學,

  文化健康!

  “子曰”,古代指孔子説,現泛指老師説。

  “子曰詩云”,就是中國人引經據典的思維模式和表達方式。

  子曰文化,團結一批傑出的國學教育者和文化工作者,傳播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解讀古為今用的經典智慧,構建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

  把精英層面獨有的思想智慧,轉化為民族共用的文化力量。

國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個人層面提出的第三個價值準則,是誠信。

  誠于中,信于外,“誠信”這個詞,要分“誠”與“信”兩個方面來看。

國學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誠信

  (一)無信不立

  信,是“誠信”最直觀的行為表現和檢驗標準,所謂“言必信,行必果”,説話一定信守、做事一定辦到,講究信用,受人信任,這是誠信的外化體現。

  “信”之一字,雖然千金一諾最為沉重,但空口無憑又最為虛泛,觀其行徑還要等待漫漫時間的印證,所以,“信”在外化體現方面,就産生了一種加固信任的儀式。儀式也並不複雜,中國的印章,就是這儀式化的憑信。對於一國來講,國之玉璽,鄭重一落,就印蓋出了國家信譽;對於個人來講,名章為憑,紅印一蓋,就代表著本人信譽。

  所以理想化的“信”包括了三個維度:主體信諾,客體信任,而連接這主體與客體的,就是信譽。首先自己有諾必信,而後才能建立信譽,最後贏得旁人信任。

  “信”對國家、對個人都極為重要,《左傳》中就説,“信,國之寶也”,信用是國家的重寶。信譽建立,比城池建造、比經濟建設都更難,建立之後的維持亦難,信諾百事可能才築造起一道信任的高墻,但毀諾一事就可顛覆信任的根基。國之信,建之無形,毀之無影,易毀難建,去即無存。這個道理,兩千六百年前的晉文公重耳就深深懂得。

  重耳做公子時曾流亡楚國,為感謝楚成王對他的款待,便留下信言説,倘若將來他能回國而遭遇晉楚兩國交戰,一定讓晉軍退避九十里,以謝今日收留之情。這就是“退避三舍”這個成語的由來。後來,戰況果如重耳所言,晉楚兩軍對決,晉軍退避九十里後才戰,最終贏得城濮之戰的勝利。而在晉軍後退的時候,軍吏曾表示過強烈反對,認為國君躲避臣下十分恥辱,楚軍又已是疲憊不堪,正好攻而破之。但重耳的舅舅子産,代替重耳發言説,如果沒有楚國的前恩就沒有晉國的今天,不能背棄恩惠而食言。此戰之後,也成就了晉文公重耳一代春秋霸主的地位。成就他的,不僅是實力的響亮,更是人格的響亮;成就晉國的,不僅是國力的強大,更是國格的強大。這就是《孔子家語》裏説的:“輕千乘之國,而重一言之信。”國家一言之信,勝過萬馬千軍。

相關閱讀:

[ 責任編輯:梁行 ]

原稿件標題:

原稿件標題URL:

原稿件作者:

轉載編輯:梁行

原稿件來源:子曰師説

:
關於我們 | 本網動態 | 轉載申請 | 投稿郵箱 | 聯繫我們 | 版權申明 | 法律顧問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台灣網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