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王振峰

“兩岸命運共同體”首入政府工作報告意義重大

2016年03月06日 08: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5日上午在北京開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我們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同臺灣同胞共擔民族大義,共用發展機遇,攜手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

  從前天的俞正聲主席政協報告,到今天李克強總理政府報告中的涉臺部分,都很清楚地傳遞出一個清晰的信號:大陸對臺工作的大政方針沒有改變,基本態度是非常明確的。  

  今年5月20日後,民進黨蔡英文將上臺執政,可以説兩岸關係已經處於一個重要的時間點。此時召開的全國兩會有關對臺工作方面有什麼強調,發什麼聲音,自然備受關注。筆者注意到,今年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對臺部分字數並不是很多,但卻非常重要!同全國政協報告一樣,今年總理的政府報告都非常清楚地闡述了大陸鮮明的對臺大政方針,以及在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安全這一重大問題上的堅定立場。我們的海峽,無論是“風和日麗”,還是“波浪盪漾”,大陸處理兩岸關係的“舵向”不會因一時的風浪而改變。我們將繼續堅持“九二共識”政治基礎,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造福兩岸同胞。

  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是第一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意義重大!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將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同臺灣同胞共擔民族大義,共用發展機遇,攜手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筆者以為,“命運共同體”這個政治名詞,首次出現在政府工作報告裏,既體現出情感、文化、利益交融的“兩岸一家親”理念,也表明大陸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讓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共同開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明前景的堅定信心。

  201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習近平總書記會見臺灣蕭萬長一行時説,“兩岸同胞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是命運共同體。”此後,共建兩岸命運共同體 ,共創兩岸關係新未來,成為大陸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一個新的政策主張。在去年5月4日會見時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率領的大陸訪問團時,習總書記對“兩岸命運共同體”給出了“定義”,並就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提出了“五點主張”。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同胞同根同源、同文同種,歷來是命運與共的。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兩岸聯繫日益密切的今天,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

  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無疑把兩岸關係提升到一個新高度,為兩岸關係的未來展現出新的前景。在當前兩岸關係新的路口,李克強總理把命運共同體寫入政府工作報告,自然是包括臺灣同胞在內所有中國人需要高度關注的問題。穩定兩岸和平發展,是人民最期待的,也是要和平、要發展的主流民意。在兩岸關係處於一個重要的節點,民進黨和蔡英文作為臺灣島內新的執政者,將面臨著兩岸關係發展的道路和方向的選擇。如果民進黨上臺,不接受“九二共識”,背離和平發展道路,兩岸關係恐將陷入一個比較糟糕的境地,兩岸交流、合作、互進的趨勢將何以繼續。

  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上海代表團審議時強調,“我們對臺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臺灣政局變化而改變。”他還表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需要兩岸同胞共同維護,開創共同美好未來需要兩岸同胞共同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兩岸同胞攜起手來同心幹。”習近平總書記就當前兩岸關係發展發表的重要看法,傳遞的政治訊號,我想應該引起臺灣各界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大陸對臺政策底線從未動搖,對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也充滿期待!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要推進兩岸經濟融合發展,促進兩岸文教、科技等領域交流,加強兩岸基層和青年交流。筆者以為,兩岸青年是中華民族的未來,讓兩岸青年敞開心扉進行更多心與心交流,增加更多的實際體驗,有益於增強互信,加深民族和文化認同感,提升發展兩岸的視野,共用發展機遇。攜手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同謀求兩岸關係未來發展的美好前景,為解開兩岸發展困局進行開創性的突破,需要兩岸基層和青年更多的投入和參與。(台灣網特約作者:王振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