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馬蕭蕭

勇擔使命 續寫大義——習近平三個維度解兩岸

2016年11月02日 10:12:0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1日下午在北京會見了洪秀柱主席率領的中國國民黨大陸訪問團。縱觀習總書記的講話,回顧歷史、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從三個維度、六個方面,深入淺出地對國共兩黨的交流合作及兩岸關係發展提出了指導意見。

  回顧歷史,習近平指出,國共兩黨有過許多恩怨,但在中華民族發展的緊要關頭為了民族大義幾度合作,為民族和國家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2008年以來,國共兩黨同兩岸同胞一道,開闢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道路,給兩岸同胞帶來了許多實實在在的利益。公道自在人心。國共兩黨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作出的貢獻已經寫在歷史上。

  立足當下,習近平強調要堅持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勢力及其活動。同時,推進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展望未來,習近平強調國共兩黨要對民族、對歷史負責,堅定信心、勇於擔當,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鬥。

  這是習近平總書記在臺灣政局和兩岸局勢發生重大變化後第一次會見臺灣客人,也是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共産黨十八屆六中全會之後首次發表對臺重要講話,對新時期兩岸關係發展的指導意義,十分重大。

  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民進黨在臺灣執政,在野的國民黨主席來訪大陸,以求緩解“臺獨”政黨造成的兩岸關係緊張,以求回應臺灣民意希望兩岸和平發展的呼聲。這熟悉的一幕,曾經發生在2005年時任國民黨主席連戰的身上。時間行至2016年,兩岸關係再度因執政的民進黨不承認“兩岸一中”陷入僵局,國民黨在臺灣面臨的形勢也比10年前更加嚴峻,臺灣民眾希望兩岸繼續和平發展的民意亦越來越濃,因此,洪秀柱為其此次的大陸行定義“為兩岸和平而來”。

  民進黨造成的困局,不應由寄望兩岸和平發展的臺灣民眾承擔後果,國民黨沒有放棄和平發展的大旗,大陸也不會輕易放棄和平統一的希望。兩岸同胞永遠都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與最終獲益者。兩岸關係發展、臺灣同胞前途繫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正是站在了歷史、現實及未來的三重高度,站在了中華民族復興的全局高度,站在了兩岸同胞命運共同體不可分割的親情高度,表達出了對解決兩岸問題的自信與淡定。

  孫中山先生説:天下大勢,浩浩湯湯,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無論民進黨當局未來幾年會把臺灣帶到哪,實現民族復興、再創中華盛世榮景都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在順境中看到危機,在逆境中看到轉機,決定兩岸未來的終究只能是兩岸的主流民意。勇擔歷史使命、續寫民族大義,是習近平對國共兩黨的鼓勵,也是對全體中華民族兒女的深情寄語。(馬蕭蕭)

【作者簡介】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馬蕭蕭之名出自《詩經車攻》,中國文學以“蕭蕭”形容馬鳴,由此詩始。

  蕭蕭話兩岸,我是認真的。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