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作品集  >   郭冰

是“冷”是“熱”皆需審思慎行

2016年01月12日 09: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中國時報》近日有篇文章很發人深醒,作者強調:如果臺灣大選後變天,又如果蔡英文就是不接受“九二共識”,兩岸剛剛開通的事務主管熱線必遭廢止,在攸關臺灣2300萬人的命運安危與前途發展的拐點中,作者希望臺灣的主事者審思慎行。

  這篇文章所提之事,非常值得當前正在備選的臺灣政治人物思考。正如作者所言:當前兩岸關係正面臨一個抉擇與拐點,是動蕩還是和平?或許就在未來主政者的一念之間。

  最近,臺灣輿論多在觀察與分析蔡英文對於“九二共識”的態度是否已經更向國民黨靠近了一步。因為在日前蔡聲稱不否認與接受1992年兩岸香港會談的歷史事實,“但這段歷史事實怎麼詮釋、用什麼名稱講,專家有不同意見”。的確,蔡英文除了已經不再否認1992年兩岸會談的實情與事實之外,還強調在現有的臺灣“憲政體制”下保持現狀,但卻始終未如朱立倫與宋楚瑜兩位明確表達接受“九二共識”的立場。而隨著蔡英文當選的希望越來越濃,臺灣民眾似乎對於蔡執政後兩岸關係可能惡化的憂慮也沒那麼強烈了。民進黨的支援者甚至堅信,大陸終究會接受蔡英文的“和平臺獨”政策,兩岸最多只會變成“冷和平”。這是真的嗎?

  在國臺辦12月30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馬曉光再次強調:“九二共識”核心意涵是大陸和臺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不是國與國關係。當前維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關鍵是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其核心意涵。若失去“九二共識”這個政治基礎作為“定海神針”,兩岸制度化聯繫溝通機制必然會受影響,甚至坍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大陸學者也普遍認為,蔡英文若想“維持現狀”,就必須在“九二共識”的問題上給大陸一個可以接受的答案,也就是必須提出確實符合“一中”內涵的表述,而不是僅僅承認歷史事實而已。

  日前有美國學者撰文指出,馬英九追求兩岸和解的遠見政策,造就8年平靜,“只有不知1997到2007年臺海有多危險的人,才會不懂感激”;這名學者並擔心,今年選後馬英九建設性的兩岸政策恐遭翻轉,將會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顯而易見,正是因為有了“九二共識”這個基礎,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才取得了今天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臺海地區才保持了祥和穩定,兩岸民眾才共同享受到了和平紅利。而蔡英文兩岸政策的危險性至今都未消除。今後的兩岸關係何去何從,關鍵就看臺灣繼任的領導人,是以民眾利益為行事準則,還是以個人利益、政黨利益為最高行事。即將到來的這場選舉,就是這樣一塊“試金石”。(台灣網網友:郭冰)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趙靜]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