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深度幕後

中英務實外交 臺灣更要解放思想

2015年10月22日 10: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旺報》22日發表蔡逸儒的評論説,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于19日至23日對英國進行國事訪問。此次訪問是10年來習近平首次對英國進行國是訪問,也是中國面向歐洲的又一次重大外交行動。

  習近平此行的隨行企業家高達140余人,雙方除了簽署政府間的協議之外,還將討論金融機構和企業間的合作項目。中國將在倫敦發行以人民幣計價的公債,屆時倫敦將成為中國以外,第一個發行其主權債的金融中心。

  開啟中英黃金時代

  除此而外,在出訪前夕,習近平還曾特別接受路透採訪時表示,期待與英國領導人和英國各界共商兩國關係發展大計,為今後一個時期的中英關係繪製路線圖,為兩國在各領域的務實合作注入新動力,共同開啟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黃金時代”。

  由此,我們至少可以看出幾個面向,一是中國對於英國這個歐盟大國的重視,中美外交固然重要,但北京多角經營,廣結善緣的努力正在發生效果,展現出中國外交的新的風貌,二是中國正傾其全力發展、深化與英國各個層面的關係,三是英國敢於不顧美國的“善意”勸阻,與德、法等其他歐盟大國率先加入中國大陸所主導的亞投行,反映出英國及其他歐盟國家勇於擁抱中國這個崛起新興大國的事實。

  外交向來是一門化不可能為可能的藝術,在大陸外長王毅的主導之下,北京挾其傲人的經濟成就,展現出堅定理性,但又務實的一面,其近年來外交成就已是有目共睹。而英國則更是一貫奉行“沒有永遠的敵人,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的政策,雙方基本上都是現實主義的信徒,彼此之間合縱連橫的目的都是在爭取擴大或至少是維護自己的國家利益。中、英錶現均屬可圈可點。

  中、英關係的全面改善與發展當然應該肯定,甚至還讓人有點羨慕,但本論的重點是希望藉此來提醒島內的所有政治人物與政黨,唯有解放思想,對外開放及實事求是,臺灣才有一點希望,才能走出當前困境。臺灣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日前指出,臺灣困于當前這種不聽、不看、不想、不做的情況,不能、不敢面對迫在眉睫的問題,以拖待變的作風只會讓臺灣繼續往下沉淪。思之讓人憂心。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