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八一五” ,我們堅持敲響和平的警鐘

2017年08月15日 14:3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法西斯的失敗和反法西斯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作為戰勝國,中國並沒有羞辱、傷害日本,而是把日本人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與日本的軍國主義政府區別對待,給予了同情、理解和寬容,並放棄了鉅額戰爭賠償。但72年來,日本絲毫不願反省歷史侵略罪行,繼續踐踏中國民眾感情,還想復蘇軍國主義,還想走侵略擴張的老路。因此,“八一五”,我們要堅持敲響和平的警鐘,銘記歷史,勿忘國恥,居安思危。

  “以史為鑒走和平發展道路”是當今世界的共識。然而,72年來,日本一些政治組織和政治人物堅持矢口否認日軍侵略的野蠻罪行,執意參拜雙手沾滿鮮血的戰犯亡靈,依然在藐視歷史事實和國際正義。特別是安倍政府上臺以來,不僅極力否認當年的侵略罪行,而且打著“積極和平主義”的旗號,以恢復“正常國家”為幌子,參拜靖國神社,修改教科書,解禁“集體自衛權”,將中日島爭推向極端化。並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瘋狂進行擴軍備戰。安倍政府的所作所為確實體現了“戰犯政治”對日本政壇的滲透,離復活軍國主義只差“一步之遙”。他們的這些做法,不僅違背了日本政府在歷史問題上的承諾,而且背離了中日關係的政治基礎,嚴重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

  事實就是事實,歷史不容篡改。安倍政府之所以否認侵略史實,就是想把日本的侵略罪行從“原罪論”向“愛國論”轉變,借煽動日本人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用“國家主義”的意識形態來取代戰後日本的“和平主義”政治信仰;就是想通過偷梁換柱、最終堂而皇之地讓日本人對侵略和戰敗歷史拋棄恥辱感、轉而公開地頂禮膜拜;就是想讓日本人的精神和意志從二戰戰敗的陰影中走出來,重塑日本的國家意志,重新成為世界政治大國、軍事大國。因此,我們一定要眾志成城,同仇敵愾,加快國家發展,提升綜合國力。絕不允許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絕不允許“南京大屠殺”悲劇重演。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69年大會講話中曾經説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銘記歷史、警示未來,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更加奮發有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鬥。習近平的講話確實發人深省。歷史無法重來,未來可以開創。只要我們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海內外所有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定不移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就一定能夠不斷增強綜合國力,使我國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就一定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也一定會讓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獻出生命的所有先烈安息、瞑目。(台灣網網友:郭俊奎)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