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臺灣青年談抗戰勝利:愛國是永不褪色的流行

2017年04月21日 13:5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約兩個甲子前的甲午年,我們中國人經歷了一場來自鄰國日本挑起的侵略戰爭:北洋海軍全軍覆沒,多少抗日誌士犧牲,日軍侵入我國東北,強佔我們的領土,將我們的骨肉天親無情地殘殺,臺灣人民也因此經歷了日本的蠻橫殖民。

  1895年後中華民族不斷反思,愛國人士呼籲要生存、要團結、要圖強。但日本帝國主義對我們的侵略卻並未止步。918、918、918!中國人會永遠銘記這個日子。盧溝橋事變開始的日本大規模侵華戰爭,所有中國人都知道要團結一切抵禦外辱的力量,國共兩黨之間也因此精誠合作一致抗日,最後取得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才贏回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基本尊嚴。

  戰後臺灣人民掙脫了日本殖民者的束縛,這一切是靠我們兩岸中國人用肉身與鮮血長期抗戰才爭得的祖國統一。今天我們不但要緬懷那些抗日戰爭中犧牲的中國軍人,也要哀悼那些受帝國主義侵略而犧牲的兩岸同胞。我們要牢記中國曾經落後,分裂和內戰使人民陷入不幸的歷史教訓,只有國家統一民族復興才有幸福的今天,作為臺灣青年,我們不能忘記歷史血淋淋的教訓,我們要繼承兩岸人民保衛民族國家統一的使命,“熱愛祖國”——這是兩岸青年永不褪色的流行,是我們共同堅守的價值。

  當前臺灣執政的民進黨選擇“臺獨”媚日政策,不承認“九二共識”,繼續擴大“去中國化”,扭曲國家概念,使兩岸關係不斷惡化。導致兩岸關係的改善不能指望蔡英文當局和民進黨,未來只能由兩岸人民攜手完成。

  我們很多臺灣人已經感受到,臺灣當局置臺灣人民的利益於不顧,準備分裂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未來兩岸的政治格局很有可能將由臺灣當局拒絕和平統一談判發展為“以武拒統”,導致更多臺灣同胞為了生存與發展,選擇參與在大陸的社會主義發展建設。如此兩岸的統一道路在未來一段時間除了持續緊繃,必將産生通過下層改變上層的格局,兩岸“融合發展”的政策不止是在大陸實現,最終定將影響島內。

  因此筆者呼籲兩岸青年共同做到以下四點:第一、堅持保衛祖國領土完整和維護祖國統一的“抗戰精神”;第二、中國人民團結一致“反對反共”和反對“割據政權”;第三、當今的兩岸堅決“反對臺獨”和反對“外國干涉”;第四、兩岸青年去除身份隔閡實現“融合發展”,共同參與建設社會主義祖國。

  兩岸人民“融合發展”將會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們同是華夏子孫,我們同是中國人,我們同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我們都有一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國夢。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兩岸唯有團結一致,結束分裂,才能鞏固我們的勝利。(台灣網網友:張立齊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臺生)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