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共用經濟的“爛大街”只需要一場金融風暴

2017年07月14日 13:48: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摩拜共用單車於今年的6月13日宣佈登陸英國第二大城市、歐洲工業革命發源地曼徹斯特,並同步進入毗鄰曼徹斯特的索爾福德。6月29日,摩拜登陸英國曼徹斯特和索爾福德投放了1000輛摩拜共用單車。當時英國《衛報》稱,中國共用單車具有“重塑很多城市外貌和感覺的潛力”。這是摩拜單車第一次走出亞洲,但進入曼徹斯特不到十天,就發生了20多宗被破壞的事件。

  這是看到最新關於共用單車的新聞,有不少媒體對之讚譽有加。確實,就目前來看,共用單車走出國門、服務世界,算是一件給中國人長臉的事。很多人將共用經濟的理念也當作是一種“神奇”的良方,將之不斷地應用到各個領域,什麼共用雨傘、共用列印機、共用教師、共用床舖以及共用汽車等等一系列共用公司如雨後春筍般在神州大地遍佈開來。

  共用經濟真的能夠“拯救世界”?現在説來,只能説為時尚早,或者不容樂觀。來看看共用經濟的盈利模式,其中,租賃費的收入佔比很少,共用公司是通過幾十到幾百不等的押金,聚攏資金,然後進行投資等,這才是公司盈利的主要來源。所以,共用經濟其實就是經融生意。

  但是,從長遠的角度看,共用經濟的操作不但,很有可能將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再次成為消耗後輩子孫的資源,換來今天的一時繁榮。比如現在的共用單車,每天看到被隨意丟棄的共用單從,不僅阻礙行人出行,而且有一部分損毀嚴重,已經無法使用,讓人看著不由得又是生氣又是心疼。

  龐大的單車數量,極高的損毀率,不僅讓目前年輕的共用單車公司們應接不暇,而且也讓各地方政府也是手忙腳亂。共用經濟,在目前看來,可以説總體發展良好,即使有挫折也未傷筋動骨,但是,其主要的盈利模式“吊在”金融這顆不靠譜的“樹”上,是在賭“陰晴不定”的金融風暴,或者一次失敗的投資,資金一旦套牢,那麼,一個共用公司就會如它來時的速度一樣,極速的消失在人們的眼前。剩下的,也許就是一個血淋林的教訓和一堆被廢棄的共用産品;造成的,就是對各種資源的無情浪費和對生活環境的嚴重破壞。(台灣網網友:雲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