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孩子過早“小學化” 無異於拔苗助長

2017年05月26日 13:3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讓越來越多年輕的80、90後父母重視孩子的早教。而市場上的早教機構也是層出不窮,開發孩子的智力、培養孩子的情商、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在快樂中學習遊戲……層出不窮的機構提出了層出不窮的早教理念,這些理念吸引“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的目光,受到了家長的推崇。(5月24日 當代生活報)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是眾多家長的熱切期待。令人鬱悶的是,當下的教育及社會環境,令很多的家長産生了焦慮以及攀比的心態,在這種種擔心和焦慮之中,家長不斷給自己的心靈增加負擔,這種負擔也悄無聲息地轉嫁到孩子們的身上,不斷給孩子增加有形和無形的壓力與負擔。很多家長讓孩子在幼兒期,就參加各種培訓班和早教課,一窩風地學習那些不符合幼兒年齡特徵的知識和技能。甚至不顧孩子生長的客觀規律,超前教育,拔苗助長,既讓自己痛苦,也讓孩子不堪其累。

  幼兒園教育“小學化”,對幼兒的成長往往造成不可逆轉的危害。由於“小學化”,孩子們被剝奪了大量的玩耍時間。在幼兒園裏,常規的遊戲時間和保育工作,被安排得滿滿的“小學化”課程學習大大擠佔。尤其是,因為正常的智力發育無法過早地接受這樣密集高難的“小學化”教育,加之老師有意無意批評和冷落,不少孩子的學習意願受到了不可逆轉的重挫。除了厭學,甚至出現自卑、自閉等人格和人際交往障礙,身心發展也將受到嚴重影響。對此,有專家認為,學前教育過度,雖然能使孩子學會不少知識和技能,卻忽視了對孩子的情感教育以及長遠發展,得不償失。

  如果非要把人生比作一場比賽,那麼這場比賽不應該是百米,而應該是馬拉松,人生的成功亦如此。2012年諾貝爾的生理或醫學獎頒發給了英國生物學家約翰?戈登和日本京都大學山中伸彌。約翰?戈登在接受採訪中回憶稱,他求學時科學成績曾為全班最後一名,並因此被同學譏諷是蠢蛋,還被老師寫報告稱不可能成為科學家。現在看來,老師之前的論斷恰恰與當下事實完全相反。通過這個典型的個案,似乎也在告訴家長們,孩子的一生成長和發展,就如馬拉松,幼年時更應著力習慣養成、奠基性格,塑造健全、健康、快樂、完整的人格,而不該憑一時的表現就定論終生。

  父母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深遠之計能讓孩子健康、快樂、幸福地跑在人生之路上,淺近之計則讓孩子即使在所謂的“起跑線”上贏了,也未必能贏在終點線上。幼兒期就該是孩子發揮天性、快樂成長的時期,家長的陪伴、家人的關愛、家庭生活和遊戲對幼兒成長具備不可估量的教育價值。“拔苗助長”式的超前教育和強化訓練,只能過早地給孩子的心靈套上桎梏和枷鎖,只有認識天性,看清“起跑線”,讀懂“起跑線”才能讓孩子贏在“起跑線”,獲得一個幸福的人生。(台灣網網友:朱仲凱)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