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以愛之名的“牽絆”是對孩子命運的“綁架”

2017年04月19日 14:4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10年前,女兒到美國留學,如今,不僅留在了美國,還和美國男友結婚。一年來,張勇一直在做女兒的工作,勸她回國,甚至拿“斷絕父女關係”作為要挾,但效果不大。這讓張勇覺得,這輩子做的最錯誤的決定就是送女兒到國外上學。(418日 廣州日報)

  在中國老一輩的傳統觀念中存在著這樣一種根深蒂固的思想:養兒就是防老的。他們時常將付出、感情和愛挂在嘴邊,他們講究“養育之恩”,卻以恩來綁架子女從而束縛孩子們的選擇與自由。然而時代在進步,年輕一輩人追求個性與獨立,父母不能完全付出給孩子,自己照顧好自己,才能照顧好別人。

  孩子是獨立的個體,並不是誰的附屬物。新聞中的父母不應該強制要求女兒回來,但這也確實強烈反映了中國大部分家庭現狀。即使在國內,只有經濟條件允許,父母也不應該和子女生活在一起,每一個家庭都應有自己的生活。只不過一些家長太喜歡把生命的一切都寄託在子女身上,其實是一種病態。孩子長大成人,父母該做的是有尊嚴的退出,享受自己的生活。

  女兒有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力,況且女兒並沒有説要放棄贍養父母,父母應將對子女的愛當成無需回報的付出,而不是我養你小,你養我老的心態,兒女為了追求自己的愛情,也許對父母的贍養也有另外的打算,不一定就是不管不顧,贍養並不是非要在父母跟前伺候的。百善孝為先,父母雙親含辛茹苦地將兒女撫養長大,省吃儉用供孩子出國留學,相信沒有子女會對年邁的父母置之不理,而自己在國外去逍遙快活。傳統的父母也該接受先進的理念,通過旅遊,上老年大學來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而不是在家等著忙碌的孩子來陪自己吃上一頓飯,互為尊重,父母也好,孩子也好,切勿過度依賴。

  要孩子到底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還是養兒防老?筆者認為,為了付出與欣賞,不求孩子完美,不用替我爭臉,更不用幫我養老,只要這個生命健康存在,在這個美麗的世界上走一遍,讓我有機會與他同行,參與孩子的成長。因此,換個方式去愛孩子,只要他健康、快樂便足矣。(台灣網網友:李佳欣)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