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評論中心  >   網友快言

《人民的名義》:魅力在故事外

2017年04月19日 18:4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人民的名義》就這樣火了,奇跡般的同時揪住了老中青三代人的心。

  不管是媒體還是網友,都在討論這部劇尺度大、真實、過癮,因為其在揭露中國腐敗現狀方面給社會提供了一個情緒釋放的閥門,在反腐敗的英雄頌歌方面也給民眾以信心和力量。但筆者認為比起大開大闔、權謀算計、人性悲憫、歷史滄桑的《北平無戰事》,此劇缺乏深沉與睿智,也在反映現實方面相當單線化、臉譜化,從而顯得蒼白。

  好官就好的讓你想哭,貪官也壞的讓你想哭,以至於我以為我在看喜洋洋和灰太狼。

  比如貪官的代表,如道貌岸然又深藏著對權色的貪婪的高育良,只手遮天卻沒能逃脫他鳳凰男命運的祁同偉;好官如金山銀山綠水青山都要,卻蠻橫專治的一言堂班長李達康,一身正氣,無半點私心的反貪局長侯亮平,在劇中都展現的相當臉譜,或者説其一齣場本身就被符號化了,我們看到的不是一個正常且有慾望有需求的人,而是一個個被量化的産品。

  現實中,其實更多的是妥協。既有好官與惡勢力鬥爭的正義不屈,也有好官在家庭、社會大環境下的困惑甚至妥協;現實中,既有壞官貪污腐化的種種不堪,也有壞官在各種利益、環境、資源網路下的不得不如此的無奈;現實中,既有陳情群眾被壓迫、剝削的憤怒與冤屈,也有牟利性陳情者的大量存在。而這才是當下人情關係社會的本色

  因為人是有慾望的,人情也絕不允許掌權者做到這般決絕,除非他們能做到像海瑞一樣視死如歸。當然如高育良者們,雖然是病了,難道他們就真的已經不為人民利益著想了嗎?他們位高權重,而高權利就意味者高價值,腐蝕他們的潛在風險就會增加很多。利益是這個社會運轉的一大基本原則,雖然高育良們被腐蝕了,但他們的本質也壞掉了嗎,或許沒有。但總比趙德漢這種打開貪婪之門再也閉不上的人要好。這就是值得反思的地方,公權力一旦脫離監督,或者監管者也成了違法者,那麼原本可以回頭是岸的觀望者就可能墮入深淵。反腐本身在於矯枉過正,其目的在於救贖,而不只是懲罰。當然對於無可救藥的人,只有牢底坐穿了。

  拋開腐敗不談,不管是高育良們,還是侯亮平,季昌明等都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是理智的人。蕭伯納曾説過“一個理智的人會讓自己去適應這個世界,一個不理智的人則會堅持讓這個世界去適應他。”

  但我認為這種理智含有曲意逢迎的意味,因為對比現實來看,我們週遭有太多這樣理智的人。比如祈同偉會為了上位副省長示好李達康,去給陳岩石挖地;而像易學習這種不理智、低情商的人,則只能在夾縫中艱難獨當一面。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逼仄了他們的生存空間,硬生生的成了異類,這種被孤立的感覺不好受,卻也是真正有信仰的人才能堅持下去,而他們或才是老百姓真正可以依靠和相信的人。

  在中國這個人情社會,人情本身就成了一種力量,《人民的名人》所展現的又何嘗不是這樣一個人情鏈。試想如果沒有陳岩石和沙瑞金的這層關係會怎樣,後面的所有的正面都還會存在嗎?

  我想不會了,其結局就是大風廠直接就被李達康拆了,或者之前就被拆了。大風廠員工找誰哭去?找李達康,李達康要的是GDP;找沙瑞金,你見得著嗎;找陳海,你先把他叫醒了再説;找法院,人家忙著學外語,再找你就得心臟病進火葬場。

  我不否認現實中有陳岩石這樣為名請命的人,但鳳毛麟角,官場上的精明人寧願得罪老百姓,也不會去得罪領導。就像侯亮平所説,老百姓就是很多人用來對不起的。

  正如書中所説的,當官的成貪官,經商成奸商,小百姓見點便宜也爭的爭搶的搶,一旦手中有權,誰敢保證他們不是貪官?所以,必須改造有病的社會土壤。而人情與職責的衝突很殘酷,只有一個健康的社會才能避免和減少這種衝突。(台灣網網友:陸玄同)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峽時評
深度幕後
七日視點
視頻